肛瘘分为外瘘和内瘘。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民间又称为“偷粪老鼠”,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位于齿线四周;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以30岁-40岁中年人为主,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临床症状有流脓血性、粘液性分泌物,肛门潮湿、肛门瘙痒,肛门湿疹,间歇性反复发作,不能自愈。
肛瘘的分类法甚为复杂,目前国内外各学者都按自己对肛肠解剖的认识及临床经验提出不同的分类法,这对临床记录与统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作者根据肛肠解剖,结合近20年的临床记录并参考了国内外的分类,提出了新的分类法,并应用此法统计1,154例的临床资料,阐明肛瘘手术中发现瘘管的位置、形态、病变性质以及肛瘘术。
肛瘘有外瘘和内瘘、低位瘘和高位瘘等,外瘘至少有内外二个瘘口,一个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另一个在肠腔内;肛管直肠环平面以下者为低位瘘,在此平面以上为高位瘘。肛瘘不能自愈,肛瘘会影响日常的生活,早治早好,不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因此必须手术治疗。
轻微肛瘘临床表现是常有排便困难、狭窄、贫血、身体消瘦、精神萎靡、神经衰弱等症状。局部胀痛,当脓液流出后疼痛马上减轻,大部分病人可在肛缘触及索条状硬块,按压轻度疼痛。
肛周湿痒:由于脓液刺激,局部潮湿、瘙痒,可见湿疹样改变;排便不畅:见于复杂性肛瘘,肛管纤维化狭窄。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史,管道外口有反复溃破流脓的特点,有间断性肿胀、疼痛;癀口溢脓:脓液稀薄,或多或少,时有时无,或排气,或有粪便流出。急性炎症期溢脓较多,脓稠浊带有臭味,伴有发热。
肛瘘早期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疼痛以及发热。典型症状以反复发作的局部红肿、破溃、流脓为主。多数病人早期感觉肛门周围出现脓包,部分病人误以为痔疮没有引起重视,延误病情,导致肛周红肿范围扩大,形成肛瘘。肛瘘不能自愈,常需手术治疗。病人出现肛门周围肿痛、破溃、流脓且反复发作时,应立即到专业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