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高血压怎么办

会员1082919 已回复
顽固性高血压怎么办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临床上至少并用三种以上恰当组合的降压药物(含利尿剂)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达到目标值高血压。临床上真正的顽固性高血压,实属少见,很多难以使血压有效控制的因素,既有患者方面的原因,也与治疗有关。首先应该考虑到假性拮抗的因素:“白大衣”高血压、老年患者肱动脉硬化造成的假性高血压、肥胖粗臂个体使用小的袖带测量血压等。其次要考虑到患者依从性差导致的顽固性高血压(如惧怕药物副作用、费用问题、药品用法复杂等原因)。第三,要考虑到容量超载的问题,也就是判定患者有无食盐摄入过量造成血压居高不下。第四,与药物有关的原因:如药量过小、使用利尿剂的类型不对、其他服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第五,并存状态:如肥胖、睡眠呼吸暂停、酗酒、焦虑、过度换气等。最后要通过筛查判定有无继发性高血压。真正顽固性高血压的恰当处理是在充分考虑上诉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通过增加剂量或改变药物的不同联合,优化现有治疗,并进行数周观察,如血压仍不能有效控制,应追加最佳的强效利尿剂治疗。如患者对常规治疗无效,可考虑使用肼苯达嗪或长压定,且需与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通常是袢利尿剂)联用,必要时可四联应用降压药物。
有用0
相关问答

由于合并疾病的不同,顽固性高血压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1.高血压突发,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慌。
2.高血压危象后,出现颅内损伤,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神志不清。
3.当肾脏受损时,会出现肾脏的损伤,如不能进食,纳差,尿量减少等。
临床症状不固定,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防止突然出现的高血压,造成严重的后果。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顽固性高血压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地用药。
对于顽固性高血压,可以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长效噻嗪类利尿剂等三种药联合使用的方案,配合利尿剂和利尿剂联合使用,能够针对血压升高的多种机制,达到平衡高效降压的效果。最终高血压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顽固性高血压查体如下:
1.基本项目:含血液检查如电解质,血糖,血脂4项,肝功能,肾功能,全血细胞化验,尿液分析及心电图等;
2.建议项目:需视血压水平而定,例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检查,胸部X线片检查,餐后两小时血糖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尿白蛋白定量检查和眼底检查等;
3.选择性项目:视情况选择血浆肾素活性,血尿皮质醇检测,血尿儿茶酚胺检测,动脉造影,肾及肾上腺超声,CT或核磁等检查。呼吸睡眠暂停者,行睡眠监测并伴有并发症者,重视靶器官监测。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顽固性高血压是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仍然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主要见于老年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卡托普利片、盐酸贝那普利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劳累,注意规律作息,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尽量少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的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力。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顽固性高血压可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用药情况、症状等来诊断。
如果确诊为难治高血压,则在三种以上的降压药中,一种为利尿剂,并且各用药的用量均符合治疗要求,但血压仍然没有恢复到正常值。医生一般会询问病人的用药状况,并对血压进行早、中、晚的监测,在不同的位置测量血压,就能反映出血压的不同。
对于心律不齐的高血压病人,例如房颤,应采用人工汞血压计进行血压监测;如果心跳正常,可以使用电子血压计或人工血压计。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生活方式与行为、使用干扰治疗药物、继发性原因等。具体分析如下:
1、生活方式与行为:长期精神压力大、过量摄取钠盐、过量饮酒、吸烟、肥胖等。
2、使用干扰治疗药物:如非麻醉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避孕药物、天然甘草片以及含麻黄的中成药等。
3、继发性原因: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狭窄、颅内肿瘤等继发性原因。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