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的危害有很多,具体分析如下:
室性期前收缩是由于心室肌的某个部位出现了异位起搏点,引起了心脏的提前跳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对病人的伤害并不大,但如果是器质性心脏病,就会引起室性心律失常,造成缺血,甚至会引起心跳停止。所以,如果出现室性期前收缩,要及时处理,同时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室性期前收缩心电的表现有提前发生的QRS波,宽度大于0.12秒,ST段和T波与QRS波主波相反。
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中、老年人多见,有的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可导致严重后果不容忽视,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心电的表现有提前发生的QRS波,宽度大于0.12秒,ST段和T波与QRS波主波相反。
一般情况下,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可能会有以下症状: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室早每分钟发生大于5次,或者在24个小时内出现超过500次。在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情况下,患者会觉得心跳加速、心跳停止等症状,就好像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会突然失去重量,而在房间里,患者会有一种心跳加速的错觉。但是,如果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对这些反应是可以忍受的。
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和某些临床表现类似的病症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频繁的室性早搏,会引起心悸,而出现的心悸要与室上速度进行区分。
阵发性室上速是突然停止,并且会有比较显著的表现,并且在缓解之后会和普通人的情况差不多,在冠心病和冠心病等疾病中也会引起心脏的不舒服,但是冠心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运动,过度的疲劳,心情激动,还有经常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四肢颤抖。脑缺血发作时,有眩晕,眼睛发黑等表现,要与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例如:脑血管疾病、脑血栓、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等。
通常情况下,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法有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使用药物: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头昏等症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病情加重时,可以通过经导管射频消融进行治疗。
室性期前收缩的特点是出现心脏间歇性停止或踩空感觉。
室性期前收缩病人可较早发生QRS波,而有心脏间歇性停止或踩空感觉,多发生于青年心肌炎病人,个别正常人亦有心脏间歇性停止。如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时,通常需要结合期前收缩频率而采取相应处理方法,动态心电图24h小于100为正常,若24h动态心电图大于10000甚至大于总心搏数,则可用射频消融术处理,以避免长时间室性早搏引起心脏扩大,心率失常和心肌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