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HSVII-DNA单疱病毒II型结果是1.33E06参考...

会员15070753 40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你好HSVII-DNA单疱病毒II型结果是1.33E06参考值是《5X102麻烦问一下是什么意思谢谢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现在吃阿昔洛韦片和多糖蛋白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听听结果严重吗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成奇 河北省中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脑血管疾病、抑郁症
已帮助用户: 4654
问题分析: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沿神经支分布及剧烈的疼痛,
意见建议:抗病毒药物应尽早应用。常用药物:阿昔洛韦口服,、伐昔洛韦1肾功能减退者需要减量。止痛常用药物:镇痛剂但应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变化等,房室传导阻滞病史及骨髓抑制病史者禁用。
有用0
相关问答

乙肝DNA的定量参考值低于1000CpS/mL则呈阴性。
乙肝DNA定量大于1000CpS/mL,表明身体内存在乙肝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乙肝DNA的定量数值,表明身体里病毒越多就越好,病毒复制愈活跃。乙型肝炎在我国属于常见传染病,主要感染人群为儿童和青壮年群体,对患者造成一定危害。乙肝DNA定量的方法对临床是否有必要抗病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如肝功能检查时,转氨酶显着增高,合并乙肝的DNA定量,在中等复制或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则需抗病毒治疗。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乙肝病毒DNA的参考值以前是<1000拷贝数/毫升,也就是当患者每毫升血液中的DNA数量小于1000的时候,就检测不到了,就提示为阴性。此时一定要注意,乙肝病毒DNA为阴性,并不表示体内就没有乙肝病毒。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单疱病毒ign阳性怀孕了的检查如下:
如果诊断出单疱病毒ign阳性,但是女性已经怀孕了,需要到医院首先进行检查母体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先抽血化验抗体亲和力水平情况,抗体亲和力高则表明母体存在感染情况,低则无;再在怀孕一个月后化验Igg抗体情况,若是抗体情况发生改动则表明最近感染,无变动则没有感染。再然后进行检查胎儿是否受到母体感染,先通过B超观察胎儿情况,查看有无异常,无异常再通过羊水穿刺检查胎儿是否存在单疱病毒,无则安心等待生产。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病人的情况是甲胎蛋白检测结果为22,目前的情况太高了,考虑到体内肿瘤的可能性以及它是否是肿瘤,现在很难说,去当地正规医院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营养,具体来说,遵循当地医生的建议。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单疱病毒性脑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与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单纯疱疹病毒,是在口腔和呼吸道和生殖器引起原发感染,机体迅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而康复,但不能彻底消除病毒。病毒以潜伏状态长期存在体内而不引起临床症状,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是病毒潜伏的主要场所,HFV-1主要潜伏在三叉神经节,HFV-2潜伏在骶神经节。
当人体受到各种非特异性刺激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病毒再度复活,经三叉神经轴突进入脑内引起颅内感染。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乙肝病毒DNA定量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它能反映出乙肝病毒的复制活性,也能反映出感染的强度。
高的病毒数量意味着更多的病毒的繁殖和传播能力。不同的监控药剂,病毒的数量值在1000以下,甚至是500以下,特别是对HBV的定量监测,可以低于10,是比较精确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自身身体状况。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