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神经断了接上后可否回复

会员1320555 27 已回复
手术过程:
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外展,安置气囊止血带,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巾单,驱血后气囊充气压力200mmhg,取食指“Z”形切口,逐层切开,显露左食指屈肌腱远端,见远端肌腱挛缩,深屈肌腱挛缩明显,位于中节指骨中段.取大鱼际旁切口,逐层显露,未寻到食指肌腱,术中测量见中指浅屈肌腱长度不足,决定选用浅屈肌腱近端移植替代深屈肌腱,气囊止血带时间近1小时故松气囊止血带,取腕关节远侧腕横纹“L”形切口,显露食指两肌腱,见其明显挛缩,并与周围组织粘连,给予分离时损伤部分正中神经,切断食指浅屈肌腱近端,食指指浅深屈肌腱近端相互粘连牢固,未予切断,缩小浅屈肌腱的粘连斑块,暴露处做荷缝合,浅屈肌腱的近端经皮下隧道与食指指深屈肌腱端吻合,调节肌腱长度和张力,使食指保持功能位,重建腱鞘,清点器械敷料清,冲洗逐层缝合,术毕.术后给予屈指石膏外固定治疗,末梢血运良好,术中麻醉满意,输液500ml,术后血压稳定,120/80nnggm术中出血约50ml,未放引流,患者安返病室.
就这样把神经剪断了可以恢复吗?要多久才可以长好?现在没知觉一个月了。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谢胜利 医师 北京永寿中医医院 内科 其他
擅长:治疗脑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疾病...
已帮助用户: 15934
你好:神经断裂必行神经吻合为神经再生创造有利的条件,但神经断裂吻合术后神经吻合之处会形成新的神经终板,神经功能的恢复关键是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能不能再生穿过此神经终板,如吻合后神经不能兴奋无力穿过此神经终板既为手术失败。现治疗除神经营养药外可采用中药增强改善神经受伤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瘢痕预防粘连,增进微循环血供,并兴奋激活术后的神经细胞穿越神经吻合终板以支配下肢功能获得恢复。能否恢复的关键在于早期的治疗。

神经吻合后的治疗疗效观察:术后恢复最佳的治疗期是三个月至半年,恢复率为87.2%。有效治疗期在半年至一年内,恢复率为56.7,治疗期为一年恢复率为38.7%。最长是间15-18个月,两年后的治疗其本恢复为零。
有用0
相关问答

正常情况下,修复断裂的血管都是需要进行外科缝合的。找到断裂的血管,再进行清创,清除其中的杂质,再将断裂的血管缝合起来。
通常医生都是用特殊的缝线来缝合血管,这样对血管的伤害会更少,然后再用两条线将伤口打成一个结,然后打开伤口,看看有没有鲜血流出,同时还要注意远端的血供,看看缺血的症状是否已经完全恢复。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神经是不可逆的,神经断了不能接好,想去重新接好的可能性比较小,可以使用中医治疗,能够选择中医针灸治疗,并且平时多吃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疼痛的地方可以使用热敷缓解。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手指骨折分为近节指骨骨折,中节指骨骨折和末节指骨骨折,对于没有移位的骨折可以采用防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石膏或者夹板的固定对于移位明显的骨折,可以采用手术的办法进行治疗,包括克氏针或者钢板的内固定术后,通过4个星期的固定可以达到愈合,达到骨性愈合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需要拍摄x片观察,当骨折完全愈合以后才可以正常的活动。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肌腱出现断裂的情况,积极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具体查看一下肌腱断裂的严重程度,然后再给予一定的治疗措施来进行治疗。需要选择给予手术的治疗措施才能够修复。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脚筋断了完全可以接上的,完全可以将断裂的肌腱缝合上。修整断端,用肌腱缝合线将断端缝合,术后用石膏或者支具固定,经过6到8周,跟腱愈合后就可开始适应性锻炼,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一般情况下,血管断了接上一般7-14天左右能长好。
血管断裂的原因各不相同,手术修复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是小血管断裂,血管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那么血管的损伤和水肿就不会太严重,需要7天左右才能恢复。血管手术后,如果血管的直径较粗,血管水肿较重,并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并伴随着钙化斑块的形成,则需要14天左右的时间来恢复。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