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肝硬化不具有传染性,而慢性乙型肝炎又称大三阳、小三阳、小二阳,通过血液、性生活、血液产品、母亲等途径直接传染给患者。
因此,不管是不是患了肝硬化,都要做一次乙肝两对一半的检查,看看有没有被感染。如果有感染,要考虑是否要治疗,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不太可能会被乙肝病毒传染,如果两对一半都呈阴性,可以打乙肝疫苗,另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要注意肝硬化,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肝功能的失代偿,避免出现大量的腹腔水等并发症,预防肝癌发生。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弥漫性肝硬化因进行积极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如果没有得到积极治疗,肝脏反复出现炎症会造成肝细胞的坏死,同时,肝细胞自我修复,会有肝细胞的再生,引起再生结节和假小叶的形成,这是表明存在肝硬化。出现肝硬化会引起弥漫性肝硬化和结节性肝硬化。无论哪种肝硬化,都应积极接受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护肝和抗肝硬化的治疗,同时需及时处理腹水、出血、脾功能亢进、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通过积极的治疗大多患者病情能得到一定缓解。
慢性乙型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其传染性与感染途径有关。
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携带者和病人,病毒携带者,感染率高,可以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等方式进传染行。如果是乙肝病毒载量很少或者没有被检出,那么乙肝的感染率就很低,所以应该进行常规的检查,对痊愈的乙肝病人或者是健康人群进行接种,有助于预防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乙肝病毒引起肝脏损害及炎症半年以上,并伴肝功能异常和血清转氨酶升高者称慢性乙型肝炎。如果过度摄入就会影响肝脏功能的发挥。该病存在一定传染性,少数患者会进展到肝硬化,临床中病人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出现肝区不舒服或痛感,或出现肝脏显著增大,通过实验室乙肝免疫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并且知道传染性。
慢性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正常,腹部彩超正常,在肝炎免疫耐受期,或者乙肝免疫稳定期,或者是非活动期,都不需要治疗。
要有充足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少喝酒、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定量、乙肝DNA、肝功能、腹部彩超、血常规等。如果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或者达到抗病毒治疗的指征,那么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方案和口服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方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是首选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由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重点是治疗,有效疗程一般为一年左右,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