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过大

会员399593 7-12 已回复
孩子今年十一岁了,右眼-3.00DS/-1.00DC 左眼-7.00,这种情况下想要验配青少年近视控制片,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主要是因为孩子的两眼相差光度太大了,所以怕配了不能保证控制效果.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焦志军 主任医师 北京丰台华山医院 五官科
擅长:弱视、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低视力残盲
已帮助用户: 1727
您好!根据您的叙述您的小孩是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眼镜是治疗不了眼病的。眼镜只是对眼睛起到拐棍的作用,没有治疗作用。中医经络导引法恢复提高视力效果很好。可以控制减缓度数加深提高视力减轻戴镜度数。您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医生名片仔细查询。祝早日康复!
有用0
关注
刘业娟 个体医院 内科
擅长:内科、消化内科
已帮助用户: 210631
你好:建议尽快到医院检查以下。必要时建议到专科医院检查一下。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有用0
相关问答

妊娠时进行孕检时,若出现胎儿过大,应及时检测其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否则会导致巨大儿。在控制好了葡萄糖之后,就可以对胎儿的发育进行有效的治疗。在怀孕期间要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平时要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补充一些优质的蛋白质。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怀孕妇女的身体重量,避免胎儿长大。
平时孕妇还应该适当地进行运动,能够消耗一定的热量。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孕妇怀孕三十四周出现胎儿过大的情况如下:
可能是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的胎儿容易体重过大,因其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会增加。可以通过指导其饮食和运动,甚至进行药物治疗,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控制胎儿的体重。要了解孕妇的家族史和妊娠次数,如果孕妇是经产妇,有巨大儿的分娩史,家族身高都比较高,胎儿因为遗传因素也可能偏大,属于正常现象的情况,可以进行观察。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预防胎儿过大,首先要控制好母亲的体重,怀孕期间建议体重增加到12.5Kg,若重量不大于12.5Kg时,分娩巨大儿概率较低。孕妇要注意适当运动,避免久坐和过度肥胖,同时要保持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另外,产检也要正常进行,产检时彩超、宫高等,测量腹围能更好地评价胎儿增长幅度,胎儿一旦增长幅度太大,要积极查找原因,例如进行糖耐量检查,早期检测妊娠期糖尿病,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胎儿增长幅度,对胎儿体重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在妊娠中期和末期都要加强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此外,要少吃淀粉,多食蔬菜、杂粮等饮食,能非常有效地对胎儿体重进行控制。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在母体中产生胎儿过大的原因有:
造成胎儿过大可能是因为母体补充营养过剩所导致的现象。可能会产生分娩困难的情况,严重者胎儿分娩不成功。也有可能是因为父母身材高大、肥胖所导致的胎儿,这跟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因为母体的血糖过高所引起的胎儿过大,需要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来减轻这种症状的产生,避免分娩不利。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乳头过大有以下原因:
1、女性在性生活过程中,会因为性激素的刺激导致乳头增大,同时月经来临前也会有同样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2、先天性乳头大、一般与基因有关,只要不影响生活就不用进行处理。
3、怀孕和哺乳时、女性在怀孕和哺乳时也会出现乳头增大,这种情况也是无需治疗的。
建议女性注意饮食清淡营养,保持轻松健康的心态,同时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穿衣要宽松舒适。

吴国君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普外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对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癌、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肿瘤、甲状腺结节、乳腺小叶癌、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囊肿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达国内先进水平。

一般情况下,心脏过大可能是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内容如下:
1.高血压: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状态较差,可能会导致心肌出现重塑,从而使心脏过大。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来改善血压,以促进心脏恢复正常状态。
2.扩张型心肌病:如果患者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可能会导致心脏出现增大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衰药物来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