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赖氏综合征吃什么药

会员1141394 已回复
小儿赖氏综合征吃什么药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伟 医师 河北省霸州市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外科
已帮助用户: 49389
 迄今对RS的治疗尚乏特效疗法,应采取综合措施,主要靠加强护理和对症处理。本病征的治疗重点是抢救脑病和肝功能衰竭,与一般降颅压、保肝治疗措施相同,但不能用尿素降颅压。以病情监护以及重点是纠正代谢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脑水肿和降颅内压、控制惊厥、控制低血糖、凝血障碍和加强护理等对症治疗为主。补充左卡尼汀可能有一定益处。   1.纠正代谢紊乱 在一般支持疗法中,纠正营养不良、贫血和电解质紊乱。   (1)纠正低血糖:低血糖必须及时纠正,静脉补入10%~20%葡萄糖,每天入量约1200~1600ml/m2,使血糖达200~300mg/dl。当血糖达到稍高于正常水平时,可加用胰岛素以减少游离脂肪酸。于葡萄糖补液中加入胰岛素(每4克葡萄糖加1U胰岛素),因胰岛素可以抑制脂蛋白解酯酶,阻止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   (2)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注意防止低钙血症。   (3)应用维生素K:可预防出血和治疗低凝血酶原。   大剂量维生素B6及镁制剂治疗效果不肯定,溴隐亭及纳洛酮使部分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脑的灌注压   (1)降颅内压:用渗透利尿药甘露醇静注,每次0.5~1.0mg/kg,开始每4~6小时1次。地塞米松可同时应用。血液渗透压应维持在315~320mOsm/L。   (2)监测血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以避免加重脑水肿。使PaO2在12~16kPa(90~120mmHg),PaCO2在2.67~4kPa(20~30mmHg),pH在7.5~7.6。   (3)维持正常血压:积极采取措施维持血压正常。以保证脑内灌注压在6.6kPa(50mmHg)以上。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如果脑灌注压过低,则引起脑缺氧,加重脑水肿。脑水肿时常须限制液体入量,但应适当,以免出现低血容量性低血压。
有用0
相关问答

小儿赖式综合症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本病治疗的过程中以治疗预防和治疗脑病以及肝衰竭为主。避免孩子出现感冒的情况,尤其是病毒性感冒,以免诱发和加重孩子赖氏综合症的症状。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腕管综合征患者可以吃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营养神经药物等,具体内容如下:
1.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由于受到腕管综合征的影响,患者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症状,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洛索洛芬纳、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来治疗,以减轻疾病所带来的不适感。
2.营养神经药物:如果患者患有腕管综合征,可能会因为神经受到影响而出现不适症状,因此,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等药物来营养神经,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肘管综合症患者在用药时,可以使用非甾体类的抗炎止痛药、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药物,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神经的修复。
此外,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皮肤的保护,避免对皮肤造成任何的伤害,要在外敷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就会有很好的疗效。而肘管综合症,如果采用以上的积极疗法,病情没有好转,反而会复发,会严重的干扰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那么需要采取外科手术,消除对神经的压迫,为神经的康复提供有利的环境。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如果是出现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吃的药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甘油、山梨醇、乳果糖口服液、果导片等来治疗。如果是肠易激综合症腹泻型,患者可以吃地芬诺酯、洛哌丁胺、药用炭、鞣酸蛋白等药物,还可以用肠道益生菌来调节胃肠功能。需要患者结合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后再治疗,不能擅自用药,需要遵医嘱,患者临床需引起重视。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通常来说,梨状肌综合征吃营养神经以及镇痛的药物。
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下肢麻痹和疼痛,患者可以口服一些有营养神经的药物,例如甲钴胺,再辅以活血止痛胶囊等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果出现剧烈的疼痛,会导致失眠,可以服用美洛昔康片等镇痛药物,也可以选择在局部应用氟比洛芬巴布膏,有助于促进身体的康复。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一般情况下,出现格林巴利综合症通常可以选择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配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控制病情。具体内容如下:
由于自身的体质差异,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并结合自身的体质进行合理的治疗,确保自身的健康。如果口服的药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程度,可以选择血浆替代。
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都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