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体:P72次/分R20次/分Bp

会员32042137 35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查体:P72次/分R20次/分Bp160/96mmHg神清合作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叩清左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92次/分心前区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2.5cm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脾未及移动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  化验:血常规Hb129g/LWBC6.7×109/L尿蛋白(++)比重1.016镜检(-)BUN:7.0mmol/LCr:113umol/L肝功能ALT56u/LTBIL:19.6umol/L请问四肢不温面色白吃的少舌头白脉弱是怎么回事未治疗如何治疗啊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赵国华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界屯村卫生所内科 一级丙等
擅长:食物中毒,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
已帮助用户: 267480
指导意见:问题很多心脏、肾都有问题在医院规范化治疗在这里只能片面的了解一点中西结合治疗效果应该好一些
有用0
关注
谷魁广 卫生室皮肤科 一级丙等
擅长:胃炎、胃溃疡、结肠炎,
已帮助用户: 6509
指导意见:这可能是由于过食生冷过服寒凉的药物或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以致脾气虚寒脾阳不足所致建议你找中医大夫治治疗脾阳不足可以用温阳健脾的中药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忌食生冷硬的食物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来说,前几天查体内有肝囊肿0.8公分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肝囊肿可以分为单纯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两种,如果是单纯性囊肿,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定期进行复查即可。
2.手术治疗: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或者是寄生虫性囊肿,建议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况,原因也是有很多种可能是吃坏肚子或者是着凉,也有可能是病毒性肠道感染,最好检查一下血常规。
指导建议: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吃一些消化性的食物,我要喝冷水。

陈朝主治医师儿科扬州市中医院已帮助用户:12455
擅长:对于儿童咳嗽、哮喘、泄泻、遗尿的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的治疗经验及独到之处。

通常情况下,心率180次/分危险。
如果心率达到180次/分,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这个时候心跳过快,会引起冠状动脉的压力、容量的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流量会超出负荷,会引起心脏的供血、供氧能力下降。长期心率超过180次,会有明显的心律不齐引起心衰。以上都是非常危险的,要想快速的摆脱危险,必须要针对心跳加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此外,还可以通过口服中药稳心颗粒或者是西药β受体阻滞剂来缓解心动过速。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来说,心跳71次/分是正常的。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频率,以第一心音为单位,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进食过多、喝浓茶、咖啡、应用兴奋剂等,都能加速心跳,饮食健康、应用镇静剂和洋地黄等能减缓脉速。运动、兴奋、恐惧、焦虑也会加速心跳,因此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心跳变得缓慢一些。从生理角度来说,女人的心跳速度要比男人慢一点。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每分钟心率大于100次的人,称心动过速,少于60次的人,称心动过缓。
心动过速需要引起重视,但临床上,心动过缓则常被忽视,尤以中青年为甚。很多人都表示,心跳缓慢,表示体质良好,当然,假如他精神饱满的话,频繁运动的后果很平常,特别是运动员,有许多运动员心率缓慢,但也有一些人,往往委靡不振,这就需要格外注意。
病理性的心动过缓,若未及时矫正,病情可进一步加重,轻者影响正常生活,重者有生命危险,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就诊。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率51次/分不正常,具体内容如下:
心跳每分钟51次,稍微低于标准值。人的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以内,超过100次叫做窦性心搏过速,60次/分钟以下叫做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只是心率51次/分,且没有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的情况,也没有头昏、眼睛发黑等不适,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是频繁的心率51次/分,伴有疲倦等情况,则可能是不正常的,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