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8个月双眼发直口中流出粘液右手摆动意识丧失持续30分...

会员31210946 3个月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岁8个月双眼发直口中流出粘液右手摆动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左右出生后第二天送医院抢救诊断为缺血缺氧脑病后经一系列治疗身高、智力、运动等方面均正常去年5月份出现三次双眼发直现象持续十几秒即恢复正常后做24小时视频脑电图诊断为癫痫从去年6月3日起每天早晚服用苯巴比妥和维生素B6各一片今年3月5日中午睡觉时突然双眼发直口中流出粘液右手摆动意识丧失做核磁共振显示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内异常信号:脱髓鞘改变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是原发性癫痫还是继发性癫痫该怎样治疗能痊愈吗()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树英 医师 邢台人民医院 妇产科 三级甲等
擅长:子宫肌瘤,不孕症,月经不调
已帮助用户: 180187
问题分析:这应该还是一个病癫痫发生的原因就是脱髓鞘导致的
意见建议:出生时导致的各种损伤(包括脑缺氧)导致的癫痫都不能算是先天性原发性都属于继发性的治疗应该去条件好的神经科医院去接受治疗能不能治愈要他们通过检查治疗一段时间后才能判断
有用0
关注
薛双旭 威县贺营乡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159877
指导意见:你好脱髓鞘疾病是一大类病因不相同临床表现各异但有类同特征的获得性疾患其特征的病理变化是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而神经细胞相对保持完整.急性脱髓鞘性疾病的神经髓鞘可以再生且速度较迅速程度较完全虽然再生的髓鞘较薄但一般对功能恢复的影响不大建议带宝宝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有无发展以便给予相应的处理可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服脑益智胶囊有利于病情的治疗、改善及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过性意识丧失称之为晕厥,最常见的病因有心脏的原因。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可以导致心脏泵血下降,导致大脑出现一过性缺血而导致意识丧失。有的是脑血管原因。如后循环缺血等,可以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意识丧失。有的是癫痫。由于大脑神经细胞兴奋而放电,诱发出现意识丧失,但多伴有肢体抽搐。脑电图可发现癫痫波。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六岁的孩子突然意识丧失,是否伴有牙关禁闭,两眼凝视的现象,如果有这样的现在尽快看医生,必要时做脑电图,排除癫痫症。平时让孩子心情愉快,不要激惹到她,保持生活规律。建议早点去三甲医院接受治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考虑头皮下血肿,也有可能是因为外伤导致了癫痫。应该尽快看医生做脑电图检查,争取在24小时内做脑电图检查才能准确诊断.否则时间间隔时间太久不一定能够检查出来的.另外也可以做24小时脑电图监测。

廖张元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这种症状是癫痫的表现,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的程度与癫痫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包括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病史长短、临床表现、心理素质等方面。一般发作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史越长、临床表现越复杂、心理素质越差则危害越大、后果越明显。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心肌梗死发病时,急救方法是拨打120的同时,让病人保持静卧,松解其领口,室内保持安静和空气流通,不可搀扶病人走动或搬动病人以免加重病情,有条件可立即吸氧。并且立即药物。如果病人发生休克,应把病人头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头部血流。烦躁不安时可服用安定等镇静止痛药。暂不给吃食物,少饮水,要保暖。如果病人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待急救车到来。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它仅是一个症状,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地有节律性的颤动,临床上分为: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回跳性震颤及震动性震颤等.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其病根多在大脑,皆是因某种疾患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做适当检查,明确病因,正确治疗。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