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无力。有高血压病,但是吃了压氏达降?有高血压...

会员36847039 41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头昏,无力。有高血压病,但是吃了压氏达降?有高血压病,但是吃了压氏达降压药还是头昏脑胀,整天无力。。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例分析:了解家中老人有没患高血压病的,如有且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就是原发性高血压。
意见建议: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1.高血压是终生性疾病要终生治疗,根据血压高低降血压药物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但不能停药。2.高血压病人要低盐饮食,适当运动,情绪稳定,生活规律。3.高血压病人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制定治疗方案。服用正规的降血压药,正规服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前两条靠自己做好,最后一条请医生帮你做。 建议查心脏彩超和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病情明确就知道如何治疗和吃啥药好了。
有用0
关注
饶艳华 医师 赵村乡西寺庄卫生室 内科 一级丙等
擅长:妇产科、内科、外科,尤其擅长宫颈糜烂、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 80284
问题分析:患者的情况要注意排除颈椎病的存在,血糖血脂怎么样,
意见建议:建议先去医院做下颈椎片,脑彩超血脂的检查以排除相关的疾病,现在的血压多少
有用0
相关问答

高血压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控制率也比较差,如果出现高血压的情况,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因为高血压会对靶器官造成损伤,导致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肾衰、视网膜病变等。高血压可分成三个级别:
1、一级高血压:140mmHg≤收缩压≤159mmHg,90mmHg≤舒张压≤99mmHg;
2、二级高血压:160mmHg≤收缩压≤179mmHg,100mmHg≤舒张压<110mmHg;
3、三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预防高血压有以下方式:
1、烹饪时不要放过多的盐,因为盐里含有丰富的钠元素,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2、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由于生活、工作压力较大,导致精神较为紧张,从而也会诱发高血压,建议患者及时调节心态,平时多出门与朋友交流,从而起到缓解精神紧张。
3、患者可以进行慢跑、快步走、游泳等体育锻炼,锻炼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提高心血管调节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病治疗方法主要是分为2类。
一、药物治疗方面,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各自情况选用适当降压药物,比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镇脑宁胶囊、氢氯噻嗪片、卡托普利片,不要自行调整药物,以免使病情恶化。
二、非药物治疗,在吃降压药时,也要注意调节生活习惯,饮食要多样化,主要是低盐、低脂、生活有规律,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的锻炼来控制体重。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预防高血压病可以通过补钙、补钾、不能饮酒、心态平和等方式来做到。
一、补钙、补钾。钾能预防高盐的摄取,使血压上升,减轻轻度高血压。补充钾、补钙均能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这是由于摄入钾促进了体内的钠盐排泄。二,不能饮酒。过度饮酒会引起血压升高。在饮酒时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要避免饮酒。三,心态平和。平时要注意不要多说话,要放松心态,要做到不着急,要做到心静如水,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血压下降。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一种很普遍的病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的病变,从而导致身体的健康受到影响。高血压病人要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另外,在平时患者还应积极控制血压,注意饮食。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分级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级高血压,收缩压为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0~99毫米汞柱。高血压二级,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高血压三级,收缩压大于等于18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或等于110毫米汞柱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时,最重要的是这一次超过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时舒张压正常。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