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喹酮的副作用

会员38570115 46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格列喹酮的副作用糖尿病6年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格列喹酮的副作用
医生回答 共4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郝歌 妇产科
擅长:外阴白斑、斑秃
问题分析:
服用格列喹酮出现胃肠症状与皮肤过敏发生率分别为1%及0.35%.胃肠症状的主要表现为恶心上腹胀满及胃灼热.减少用药剂量后可以减轻或消失肝功能可能受损但极少见.过敏性皮肤反应包括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麻疹样皮疹或斑丘疹这在多数人是暂时的持续服用格列喹酮可自然缓解若皮疹持续不消则需停用格列喹酮.低血糖发生率低且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偶有发生低血糖昏迷应积极及时处理.至于血液系统反应在本品治疗中极少见.仍应适当注意. 生活护理:注意事项:1.应从低剂量开始应用以后按需要逐渐增量. 2.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妊娠与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有用0
李刚 外科
擅长:乳腺外科、肛肠疾病、烧烫伤
已帮助用户: 7769
问题分析:
本药是第二代短效磷脲类降糖药.作用机制同样是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对培养的胰岛β细胞当格列喹酮从培养液中撤除后胰岛素立即停止释放而格列本脲从培养液去除后胰岛素释放仍维持一段时间.据报道格列喹酮增加胰岛素受体并强化胰岛素受体后作用因而能改善胰岛素拮抗和增强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一组271例NIDDM患者经格列喹酮治疗5-7个月.空腹及餐后血糖分别较治疗前平均降低21.5%与25.4%.本药治疗有效率达85.6%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0.7%.
有用0
秦武洋 皮肤科
擅长:梅毒、淋病、湿疹
问题分析:
格列喹酮的副作用:极少数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轻度低血糖反应及血液系统方面的改变.一旦有皮肤过敏反应应停用本品代之以其他降糖药或胰岛素.胃肠道反应一般为暂时性的随着治疗继续而消失.用本品时如未按时进食或未按医嘱用药都可以引起低血糖.万一发生低血糖一般只需进食糖糖果或甜饮料即可如仍不见效应立即就医.极少数严重者可静脉给葡萄糖.
有用0
向从梦 心理诊所
擅长: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问题分析:
发现糖尿病6年服用二甲双胍片降糖
有用0
相关问答

格列喹酮片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主要作用在胰腺上,可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诱导该类细胞产生一定量的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但需要注意在餐前服用。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格列喹酮格列美脲作用特点是90%从肝脏排出,自肾脏排出的比例不足5%,而且作用温和,很少引起低血糖。是唯一的一种基本上不从肾脏排出的磺脲药类降糖药,糖适平口服后吸收快而且完全。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格列喹酮片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降低血糖,本品肾排泄很少,大部分代谢产物从粪便中排泄,所以说肾功轻度异常时,可以继续服用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提高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者,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口服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本品系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多次重复给药后,肾脏排泄仍然极少。大部分代谢产物,经胆道系统从粪便中排泄。其代谢产物不具有降糖作用。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副作用有会出现有焦虑,头晕,出汗,震颤,饥饿和注意不集中。还会出现腹痛,腹泻跟胃肠道的反应,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还会使一些心血管的疾病风险增加或者是便秘,呕吐。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在起效的同时,利格列汀片也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一些不良的状况,比如鼻咽炎、低血糖是比较常见的,但也有一些病人会发生高敏反应,比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肌肉疼痛等。少数病人还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特别是当服用的剂量比较大,或是联合其他的药物一起用的时候,低血糖会比较严重一些。

刘强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专家问答 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