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每分钟120左右

会员42921661 22岁 已回复
心跳每分钟120左右我今年22岁,只要身体一动,无论坐着还是走着,心跳就会特别快,达到120下,让我坐立不安,并且浑身没劲,躺下安静一会心跳才能平稳到85下左右,做了一个5分钟心电图医生说没事儿,我的尿蛋白呈阳性,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原来吃过步长稳心颗粒,养心生脉颗粒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马玉东 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心肌梗死,阿-斯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老...
已帮助用户: 1119
问题分析:青年女性,出现心慌,合并尿蛋白阳性,建议您监测血压是否正常,可以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心脏超声、24小时心电图
意见建议:甲亢的病人会出现代谢亢进,比如怕热、多汗、激动、纳亢伴消瘦、静息时心率过快,如可除外甲亢,建议综合医院进一步诊治
有用0
关注
张乾龙 后麻固卫生所 内科 一级丙等
擅长:淋巴结炎,反复发作性头痛,维生素A缺乏神经病,浅表...
已帮助用户: 46722
问题分析:你好,心跳的异常情况一定要看心电图进行判断,您的这种情况心跳突发性加快需要明确原因。
意见建议:你好,引起心跳加快的原因很多,其中大多数是生理性的,如活动,紧张疲劳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的心跳加快,同时注意器质性的病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高功能代谢性表现,注意积极进行心电图的检查,不要紧张,祝你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心跳每分钟40次左右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改善:
心跳每分钟40次左属于重度心动过缓,常见于运动员、有长期的体力活动经验者。心跳每分钟40次没有任何的不适,暂时观察即可。如果出现疲惫、眩晕、视线模糊、晕倒等症状,这时候要遵医嘱口服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观察情况,必要时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起搏器来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70下左右属于正常,心跳就是心脏的跳动行为,会将心脏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称之为心率。正常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不要太紧张了,放松心情,适当的运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剧烈活动。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脏跳动90下是很平常的事情,患者不用过于担心。
每个人的心脏跳动频率都是不相同的,儿童的心率通常要比成人的心率要高,在90-134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跳动的频率也会加快,成人的心率在60-100次左右,大部分是70-94。男人跳得比较缓慢,刚开始做过激烈的运动,会有较高的心率,而在睡觉的过程中,心脏跳动会比较缓慢。心脏跳动90次是很正常的,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左右,在这个数值内是很好的。运动员的心跳比较慢,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如果合并了心脏疾病,那么心跳就会变得不一样。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儿童的心跳要略高于成年人,一般儿童心跳120-140次/分。一周岁的儿童,心跳频率一般为110~130次/分,1~3岁的孩子心跳100~120次/分,4~7岁的宝宝心跳80~100次/分。心率过快是指心率过快,这是因为很多原因导致了心率加速,比如在做完了一些运动和做了一些体力活之后,孩子在受惊、哭泣时会有心跳加速。
需要注意下的是,儿童的心跳如果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的心率在60-100次之间,如果心率大于100次,那么有可能是因为心脏方面的问题,比如预激综合征,或者是运动后、贫血、情绪激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生理原因不用着急,只要经过适当的休息就能得到改善,但病理性的情况下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处理。所以,心跳每分钟110是不正常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若是长期从事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的群体,脉搏每分钟57次左右正常,反之不正常。具体分析如下:
通常来讲,正常脉搏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但长期从事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的群体,心脏功能比较强大,脉搏频率可以在每分钟50-60次。但如果非上述群体,脉搏在每分钟57次左右,且伴随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则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抑郁症等疾病。此外,有些利多卡因、美托洛尔等心血管药物也会导致心率下降,但都是暂时性的,原发病愈,停止服药后心率就会恢复到正常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