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有斑点该怎么治疗?

会员47011537 56岁 已回复
我父亲感觉胸闷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了,平时爬个楼梯脸就涨的通红,气也喘不过来.医院一直都当呼吸道疾病在治疗,可是没有任何的效果.检查结果是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有斑点,请问该怎么治疗好??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富宁宁 医师 本溪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疾控中心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脂血症
已帮助用户: 1722
问题分析:您好,动脉粥样硬化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可以表现为胸闷、气短、胸痛等表现,您现在是伴有钙化斑点,如不及时控制,会发展为血栓,造成血管堵塞而引起其它危及生命的病症。
意见建议:建议您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来抑制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脂药物来稳定斑块。平时可服用扩血管、改善循环、活血化瘀的药物,控制好血糖、血脂和血压,定期复查动脉彩超。
有用0
关注
张艳慧 医师 曲阜吴村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老年人...
已帮助用户: 7930
问题分析:你好,老年患者,反复发作胸闷,气短,辅助检查提示冠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不足,需积极控制诱发因素,降压,降脂,降血糖,必要时行冠脉血管造影检查,了解冠脉血管狭窄程度,若狭窄大于70%,可行心脏介入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规律服用改善心肌供血及抗凝药物,依据检查情况,必要时行心脏介入治疗。
有用0
王凤霞 医生会员 泰山医学院 内科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神经内科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26925
问题分析:你好,以上功能情况分析考虑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征兆,主要是高血脂症导致的,目前,高血脂症的患者极为普遍,它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意见建议:建议就诊内分泌科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使用他汀类的降脂药物,因为血脂增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血脂的调节特别是消除血脂的不良影响也同样需要一个持续作用的过程,
有用0
相关问答

与骨头的生成类似,动脉瘤的钙化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有机体的、可调节的、积极的变化。
钙化沉淀只是一种演化过程,近年来人们对其认识已有长足的发展,有人将其归类为一种不健康的疾病,原因在于,这些钙化的斑块大致反映了在冠脉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区总数,但影响其愈合的并不只是血管的数目,而是每个小斑块都很容易发生断裂,从一定程度上讲,钙化就是一种保护性的表现。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首先,合理的膳食,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增高,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的脂肪和含饱含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奶油,避免多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肝、脑、肾、内脏、蟹黄、蛋黄等。若血脂持续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的食物。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用一些合理的药物把血压控制的,在140mmHg/90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血脂降到适当的,戒烟可能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有一些治疗,比如防止粥样硬化进展的,或者形成血栓的药物。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动脉瘤是发展型的,要从发病原因入手,同时要注意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等因素的调节,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其风险因子为依据进行药物疗法,副作用少,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片等。另外,可采取支架术,清除血栓等措施,以提高血液供应。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首先要积极控制三高,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有抽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尽量的避免,用药谨遵医嘱就可以,并且需要定期复查。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通常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使用药物: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为在脂质和坏死组织不断聚集在动脉血管内膜,形成外观呈黄色粥样的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卡托普利片、洛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情加重时,患者还可以通过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