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频发房性早搏,头晕,走路像失重感...

会员48215130 53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高血压,频发房性早搏,头晕,走路像失重感.09年7月份突发头晕,心慌,出汗而住院,经全面检查为高血压,24小时心电图有300次房早,增强CT示肾上腺皮质增生,住院时血糖正常.治疗情况;最近又感头晕,心慌,做心电图示频发性房早,一分钟6次,今天傍晚又觉心慌,很难受,现正在服用的药有压氏达,倍他乐克,拜阿司匹林,倍他司汀,黄杨宁片和二甲双呱.请问医生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麝香保心丸需要吃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针对我的病情有无更好的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孙宝贵 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
已帮助用户: 92
问题分析:你好,正常的血压水平均在140/90mmHg以下,理论上老年人也应该在这个水平,但是由于动脉的硬化,可能会偏高点
意见建议:你的情况假如血压水平超过正常的范围的,考虑即为血压升高,轻微的可以先通过控制饮食调理,严重的则需要用药物控制
有用0
医师 护士 航天中心医院 内科
擅长:腰部发凉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指导意见:心肌缺血者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即可,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麝香保心丸是可以口服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频发室性早搏最大的风险是可以出现心动过速心肌病,诱发心力衰竭,以及诱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等。
常人的心跳每一跳之间间隔的时间大致相等,是匀齐的,如果有心跳提前发生,就称之为早搏,按照早搏出现的部位,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根据早搏出现的频繁程度,分为偶发的早搏和频发的早搏。频发室性早搏,是指每分钟超过五次的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如果频发,对人体的危害相对是要大,频发室性早搏、成对儿的室性早搏、短阵的室性心动过速,以及RONT的室性早搏,都属于恶性室性早波。
建议:如果患者没有基础心脏病,可以口服倍他乐克或者是慢心律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果患者已有基础心脏病,就要治疗原发病,同时服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频发性早搏属于心脏房性早搏,主要是因为心房的正常起搏而引起的心跳节律失常,一般情况下还好,多则会出现心慌、紧张等情况。需要通过药物和射频消融来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那么,它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而且很难治愈。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可以减少频发房性早搏的发作。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频发房性早搏可能是以下原因:
频发性房性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指的是反复发生的房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可能是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导致的,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身体恢复。
患者平时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休息,不要劳累,保持心情愉快,还应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频发房性早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治疗:
频发房性早搏是指每分钟早搏次数大于5次称为频发早搏。患有频发房性早搏,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很可能导致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在服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跳情况。同时平时应该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频发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改善。
频发早搏是指一分钟以上的早搏。常见的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心得安等。但这种药很可能导致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在服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跳情况。还可以服用稳定心丸等中成的药物。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二尖瓣脱垂、肺心病等都会出现房性早搏。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1分钟房性早搏数超过6次,24小时内进行动态心电监测,24小时内房性早搏超过600次。房性早搏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人在失眠、焦虑等情况下,都会伴有房性早搏。
如果出现了心房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也无需进行治疗。房早还伴有胸闷,心慌等情况,可以选择药物进行治疗。美托洛尔是首选的药物,也可以选择稳定心颗粒等中成药。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