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药物为单药多西他赛(D1,D8方案),进行了4个疗程.....

匿名 63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采取药物为单药多西他赛(D1,D8方案),进行了4个疗程的化疗,同时配合内分泌治疗,但是指标一直没有改变,并有上升趋势,现在PSA51.28怀疑化疗对患者无效。想咨询专家,下一步该如何治疗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一直用每月一次唑来膦酸3mg静点骨修复治疗,戈舍瑞林3.6mg注射,口服康士得(比卡鲁胺片)每日一片的治疗方案。治疗后疼痛减轻至消失,睡眠正常,无其他异常反应,明显有好转。但化验后PSA指标还是大约100,结合CT为避免发生病理性骨折,于2014年9月做了盆腔姑息调强放疗,期间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再次检查PSA降低到77,一直到12月PSA降低到34,由于没有达到理想标准,担心指标反弹,于12月进行了化疗,采取药物为单药多西他赛(D1,D8方案),进行了4个疗程的化疗,同时配合内分泌治疗,但是指标一直没有改变,并有上升趋势,现在PSA51.28怀疑化疗对患者无效。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咨询专家,下一步该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温鹤慈 贺营卫生院 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已帮助用户: 213303
指导意见:您好 出现这情况要摆正心态,积极的 配合治疗, 建议到时再去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有用0
相关问答

1、多西他赛这种化疗方案主要是用于一些先期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2、在接受多西他赛治疗方案的患者,都需要先口服糖皮质激素类。3、在使用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时,一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先后顺序,避免出现其他的不良反应。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抗肿瘤植物药多西他赛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可逆性地优先与微管中蛋白亚单位结合,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成稳定的微管,并抑制其解聚,使游离小管的数量显著减少,由于微管束的正常动态再生受阻,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副作用第一个就是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的表现就是白细胞、血小板还有红细胞的降低,还有一些消化道的反应,比如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还有血管性的水肿,包括还有常见的过敏反应、皮疹,这是化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多西他赛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也可以有轻度的血小板减少,另外还有轻度的贫血。其它副作用有,皮肤毒性反应,脱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咽炎。感觉、运动与视神经毒性。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多西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其实就是一种药物,只是两个不同的名字而已,它对晚期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对头颈部癌、胰腺癌、小细胞肺癌、胃癌、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也有一定的疗效。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儿童癫痫病口服药物治疗一般没有发作后的三年,有人可能时间稍微短,两年或四年都有,平均约要三年。
这是指最后一次发作,要再口服三年,有人可能会更长,根据病因,不同癫痫综合征可能有所不同。若是良性癫痫伴颞区棘波,儿童后期可能有很多放电,一般口服三年或是两年后,可以逐渐停药,但比较不好的类型可能要终生服药,或根据脑电图,等脑电图正常后可能根据他具体情况逐渐下降。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