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室上性旱搏

会员54396452 76岁 已回复
心电图:心率87;P-R间期0.16;Q-T0.38!1小结:1.窦性心率;2.偶发室性旱搏;3.频发室上性早搏4:Q-T间期延长5口服盐酸普罗帕酮如何治疗服什么药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秀景 主治医师 深州市中医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以及各种临床常见...
已帮助用户: 58005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心电图结果考虑是偶发室性早搏伴频发室上性早搏,考虑是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贫血、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重等引起。
意见建议:建议做心脏彩超、化验血常规及电解质等检查,根据结果对症治疗。可以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稳心颗粒、倍他乐克等药物缓解症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减轻心理压力,注意休息。
有用0
关注
杨芹 医师 沈阳市中环中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16469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您的症状描述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结果来看,您属于频发室性早搏及室上性早搏的症状表现,需要进行系统诊治。
意见建议:你好,建议您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如普罗帕酮或B受体阻滞剂等,平时注意休息,清淡饮食,放松心情。
有用0
关注
郭付全 主治医师 淮阴区棉花中心卫生院 其他 一级甲等
擅长: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已帮助用户: 836
问题分析:患者可能还有其他基础疾病病史未提供,如呼吸、循环等,如需治疗,必须连同基础疾病共同治疗。
意见建议:以目前医疗水平,如患者体质容许,治疗期前收缩(早搏)最佳方法,是射频消融。
有用0
相关问答

频发性室性早搏可能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或陈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室扩张和肥厚、心肌炎、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肌肥厚,还有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修补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等,也会造成频发性室性早搏。
再有就是缺血缺氧状态、感染性休克、麻醉、手术、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也会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其是精神或者体力过分疲劳,情绪激动,过度吸烟,饮酒或者饮茶时出现,生理性过早搏动。但是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以及心肌病等心脏病更为多见。此为,心脏手术,药物中毒等也可以引起早搏。室性早搏还有可能导致死亡,严格的来说,室性早搏本身是不会导致患者死亡的,但是会导致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偶尔发生的房性早搏,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发性室性早搏等,也有一些冠心病患者会在急性期发生新的早搏。
室性早搏多为浅表,一般情况下也会出现早搏。室性早搏属于一种常见的心律不齐,不管是正常人,亦或是其他心脏病病人,都有这种情况,冠心病也有可能表现为室性早搏。要特别留意诱发室性早搏的因素。比如精神紧张、焦虑、过度疲劳、失眠、饮酒、情绪激动、饮食过饱、其它器官的病变等。一旦确定了某些诱发因素,就要尽量避开。早搏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可以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治疗,并配合口服抗心律不齐的药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偶发性室性早搏不严重。偶发室性早搏的治疗不需要太积极,如果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可以不进行治疗。平时注意生活健康,注意保证睡眠质量,坚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如果有心悸、胸痛、胸憋等不适症状,可口服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果有胸憋、胸痛等不适症状,可以口服营养心肌、改善循环的药物。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孕妇频发室性早搏有以下危害:
如果孕妇出现了频发的室性早搏的情况,那么患者就有可能会出现心肌供血不足、恶性的心律失常、室颤、心脏骤停猝死等危害,通常是因为患有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离子紊乱、围生期心肌病等疾病导致的,所以在出现了频发的室性早搏就需及时的去往医院进行检查,在明确病因后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频发室性早搏伴有心脏方面的问题。比如患者出现了心肌缺血,就会出现严重的室性早搏,从而导致室性心动过速。
如果没有心脏缺血或者自身的问题,一般不会有任何的危险,但是经常发生早搏会引起不适,需要进行预防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熬夜、劳累、少喝咖啡、浓茶等。
建议患者出现此症状时尽早就医,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