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因:
1、感染因素: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心内感染和全身感染;
2、心律不齐:以心室性心动过速为主;
3、液体摄取过量:摄取盐分过量,输液过量、速度过快;
4、不良生活习惯:过于疲劳、不注意保暖、过于激动都会导致心力衰竭;
5、药物影响:使用过量的洋地黄,或药物使用不足;
6、疾病影响: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或者是由于原发性的病情恶化,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栓塞没有很好的治疗,会导致心力衰竭的恶化。
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呼吸困难、乏力、踝部水肿的典型症状,有心动过速、心腔扩大、第三心音、心脏杂音、呼吸急促、肺部??簟⑿厍换?骸⒕本猜鲅沽υ龈摺⑼庵芩?住⒏卧嘀状蟮牡湫吞逭鳎?谐??亩?家斐!⒆笫以龃蟆⒆笫沂账跄┢谌萘吭黾印?VEF≤45%、利钠肽(BNP/NT-proBNP)水平升高及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就可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般来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采取以下手段治疗:
适当口服地高辛等强心药物可以对症治疗患者因收缩功能不全导致的心力衰竭,适当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此外,还要监测b型钠尿肽水平变化,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态平和,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有利于身体恢复。
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见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或者出现憋喘,不能平卧,强迫坐位,需要进行明确的诊断,并且需要进行相关评估才能选择相关的治疗。这种治疗都是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婴儿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立即卧床静养,避免宝宝哭闹或情绪波动过大,如果孩子不能安静,可以使用镇静药,同时要限制婴儿的盐分和水分摄入。如果是心脏发育畸形导致的婴儿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是由于风湿性疾病或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服用抗风湿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可以按照医嘱进行复查。
通常来说,充血性心力衰竭分级可以分为四级。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而如果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四级,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