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脂肪粒还是汗管瘤还是粟丘疹

会员60403700 20岁 已回复
这是脂肪粒还是汗管瘤还是粟丘疹?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邵梦扬 主任医师 内科
擅长:疑难疾病中医治疗咨询
已帮助用户: 348018
问题分析:你好,你说的情况是汗管瘤,最好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保守治疗,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实用,省钱方便。
意见建议:汗管瘤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桑白皮、杜仲、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山萸肉、木瓜、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桃仁、三七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
有用0
牛立志 主治医师 内科
擅长:肿瘤、癌症、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
已帮助用户: 91
问题分析:你好,这是脂肪粒,可以根据以下方法祛除,洁面去除脂肪粒,使用温和型的磨砂膏来清洁脸部,轻轻按摩脸部长有脂肪粒的部位,坚持使用几天后即可消除;
意见建议:针刺挑除,用针刺挑除脂肪粒这种方法是最快的,首先将美容针消毒后,直接将脸部的脂肪粒挑出即可;
有用0
关注
李贤 药师 内丘市人民医院 药品保健品
擅长: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儿童钙尔奇,二十八味补肾胶囊,...
已帮助用户: 97495
指导意见:考虑是脂肪粒的、可以到医院皮肤科用75%酒精消毒,用针挑破丘疹表面的皮肤,再挑出里面的白色颗粒就可以
有用0
相关问答

脂肪粒是长在肌肤上的白色小疙瘩,如芝麻般大小。一般出现在脸上、手臂上,最容易出现在女性的眼周,粟丘疹属于皮肤病,但并不严重。粟丘疹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性别,最容易出现在新生儿脸上。擦伤、搔抓部位或面部炎症性发疹都有可能引起粟丘疹。见于皮肤外叶啉症或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损害中,也可发生于带状疱疹之水疱后。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胶样粟丘疹可以做如下检查:
1.体格检查:注意皮损部位,大小,颜色,形状,性质等。
2.组织学检查:将病灶边缘切除,送到病理科镜检,等待病理结果。通常可见皮肤细胞较薄,浅表有嗜酸性、无定形的块状物质沉淀,并有裂缝,由正常的胶原蛋白形成的边界带将其从表皮剥离。胶样变性表现为表皮变薄,大量的粉色均匀质物质充斥于真皮层,部分覆盖了真皮,胶状物质中有裂缝,呈分散的成纤维细胞核,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3.显微皮肤摄影:利用显微摄影设备,将皮损部位的微小变化记录下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患者认为复发的可能性很高。汗管瘤是良性病变。眼睑上的丘疹和小颗粒出现在疾病发生后,没有疼痛或瘙痒,但会影响外观。因此,需要二氧化碳激光器来去除处理。然而,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也存在。如果有任何不正常的身体状况,需要及时去检查治疗。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没有什么好的中药可以治疗。汗管瘤是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是一种汗腺良性肿瘤。这个一般很少自行消退,但也不会恶变,小的话可以不需要治疗,有的伴有糖尿病,可能会出现眼睑和颊部的皮损。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常见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对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粟丘疹的治疗方法常见如下:
1.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用针或者小刀把囊肿挑出来,或者用激光进行处理。
2.对于一些有较重的临床表现或有斑块病灶的患者,可以应用维A酸药膏和米诺环素,以治疗斑块性粟丘疹。可以用75%的酒精进行局部消毒,然后用针刺破表皮,去除黄色的小颗粒,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疼痛、出血等症状。
3.电灼法:采用高电压、低电流的高频电源烧灼损伤病灶,可以消除皮肤损伤。
4.激光消融:利用CO2激光将病变表层的表皮汽化,然后用无菌针将白色的内容物取出,然后在处理后涂抹抗生素,3-5天就可以痊愈。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山东省立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治疗粟丘疹可以口服外加涂药的方法来治疗。因为是由于各种过敏因素引起的,比如说所在的环境,饮食作息不规律等,也跟身体免疫力差有关。不要吃辛辣和鱼虾等刺激性的食物。

张文娟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