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眼睛有血丝,没有什么感觉,持续了很久,视力也没...

会员63673264 1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只是眼睛有血丝,没有什么感觉,持续了很久,视力也没有什么影响,也不疼,也不怕光,眼屎也不多,也不痒,只是最近熬夜多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过中药,也挂过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有那些危害,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赵丹华 药师 巨野县人民医院 药品保健品 二级甲等
擅长:用药指导,用药咨询,药品管理
已帮助用户: 778
问题分析:你好,眼睛有血丝应该是眼睛疲劳的缘故,视力没影响应该没问题。
意见建议:建议用点抗疲劳的眼药水,少熬夜,保持睡眠充足
有用0
关注
黄历 医师 无锡市三院医疗集团黄巷医院 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伤寒
已帮助用户: 10898
问题分析:朋友你好,根据你的陈述眼睛有血丝,不痛不痒,无任何感觉和影响应该考虑是眼角膜充血现象。该现象通常是因过度熬夜或久视疲劳或搓揉眼睛等所引起。治疗上一般在适当休息和适当点滴抗疲劳眼药水或热毛巾湿敷等会很快恢复正常的。
意见建议:建议你应该就医于眼病专科或五官科检查治疗,适当用些抗疲劳眼药水等应该会很快恢复正常的。
有用0
关注
李建军 医师 太原长城医院 其他
擅长:湿气重,顽固性口腔溃疡,地图舌,痈,伤寒,奔豚气,...
已帮助用户: 7490
问题分析:您好!熬夜所致的眼睛红血丝,当然需要通过合理的作息来改善。
意见建议:熬夜的问题不改变,中药也是无能为力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倒是没有坏处。
有用0
相关问答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发黄,主要考虑是上火,有炎症都会影响的。
指导建议:平时要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不要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请问具体哪个位置不舒服?

胡白瑜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30791
擅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肺心病,急性上呼道感染,慢性咳嗽,变异性咳嗽,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老年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通常来例假的时间是3-7天,偶尔来一次10天,可能是因为精神紧张、环境变化、精神压力过大等引起的内分泌失调,从而造成月经周期的延长。
但如果每一次来例假10天,则有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等引起的经期延长,也有可能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做妇科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宫颈tct等。明确症状后对症治疗。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阴式手术、各种腹腔镜手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宫颈癌前病变(CIN)的诊断和处理、LEEP手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

现在想呕吐,但不清楚是否有肝炎。仍然需要检查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目前的症状主要是吃太多甜食引起的胃炎。也可以通过胃镜作出明确的诊断。平时清淡饮食,多喝水,注意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干咳,无痰,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敏感,在临床上称之为气道反应性高,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提高。另外避免接触冷空气,出门要戴口罩。针对咳嗽症状可以口服止咳药物治疗。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一般情况下,儿童眼睛正常视力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具体分析如下:
随著年纪的增加,眼轴也会慢慢长大,屈光度从生理上的远视发展到直视,这个是一个正视的进程。新生儿在两个多月时,一般视觉值为0.05;6个月后,视力达到0.1;1岁时,儿童的视觉达到0.2;2年后,儿童的视觉会达到0.3-0.4;儿童3周岁时,其视觉能力在0.5-0.7范围内;孩子在4、5岁时,眼睛和视觉都达到了1.0。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宝宝满月以后,可以直视,但是不能长时间的凝视,因为他们的眼睛不能保持太长时间的协调性。
三个月以后,宝宝的视野性将会达到一百八十度,可以看见自己的双手,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时候,宝宝的视力可以稳定的跟随着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妈妈会担心自己的宝宝视力不正常,想要测试一下,那么可以用一个色彩比较亮的玩具在孩子的眼前上下摇晃,观察孩子的眼睛是否随着她的视线而上下移动。此外,母亲也可以隔着很远的距离,将手掌放在小孩的眼前,观察他是否会眨眼睛。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