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心动每分钟30----40次

会员60524600 70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肥厚性心肌心动每分钟30----40次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肥厚性心肌心动每分钟30----40次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肥厚性心肌心动每分钟30----40次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刘福林 上犹县人民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中医综合
已帮助用户: 1503
问题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进行性肥厚、心室腔进行性缩小为特征,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而可呈同心性肥厚为特征的一种心肌病
意见建议:结合你的年龄,建议去心内科就诊,做全面检查,不要着急自己买药,身体重要,以免耽误病情
有用0
关注
黄鹏 医师 青山湖区上海路街道工人新村北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蛇串疮,咳嗽,胃痛
已帮助用户: 884
问题分析:要考虑是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大、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心腔充盈受阻,心肌细胞异常肥大为特征,以左心室流出道是否有梗阻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
意见建议:建议进行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进行确诊。生活上应注意避免过劳,防止过度精神紧张,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左心室壁顺应性及左心室充盈,也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剂量:10mg口服,每日3次。可逐渐增加,最大可达480mg/日。也可用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40mg口服每日3次,硝苯吡啶10mg,口服,每日3次。能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应注意观察血压,以防血降得过低。
有用0
相关问答

产生各种快速性的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颤,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及正常和异常的心脏,心动过速发作的时间和频率会影响本病的发生,通常有室性心动过速所致的症状,如心悸,胸闷,晕厥,严重者可导致心功不全,心源性的休克和死亡。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的脉动与心脏跳动的规律基本相同,而其脉动的频率与年龄、性别有关,新生儿120~140次/分,婴幼儿90~100次/分,学龄期80~90次/分,成人70~80次/分,60~100次/分。心率超过100次是心动过速,小于60次是心律失常,出现房颤时,脉博频率小于心脏跳动频率。如果患者出现脉搏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肥厚是可以痊愈的。
心肌肥厚可能是由于慢性高血压导致的左室和室壁肥大,或是由于肥胖导致的左室心肌不均匀性肥大等导致的。对于高血压性心肌病,采用ACEI或ARB等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压,防止心脏扩张,从而可以治疗心肌肥厚。肥大性心肌病变可以采用酒精溶解或外科手术治疗,从而达到治疗心肌肥厚的目的。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肥厚性心肌病遗传。
很多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肥厚型心肌病都是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引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通过产前检查来进行遗传学上的筛查,可以从基因上进行预防。虽说有遗传的可能,但并不是百分百会遗传,所以在基因方面进行筛选是很重要的。肥厚型心肌病多见于左室流出道肥厚,左心室肥厚,一般分为肥厚型非阻塞性心肌病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单纯的肥大型非阻塞性心肌病,通常用药治疗,通常不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肥厚性心肌病需根据具体病症进行治疗。
肥厚型心肌病一时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疾病,针对该病的治疗,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纠正心衰的药物、逆转心室重构的药物,例如β受体阻滞剂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疾病比较危险。因为梗阻往往会出现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如果心排血量受阻,会导致机体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是非常危险的。一般都会选择无水酒精消融,这样可以减轻梗阻,从根本上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肥厚性心肌病是不能完全治愈的,只能维持患者病情稳定,延缓患者心脏功能减退的进程。
肥厚性心肌病是目前引发我国青少年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诊断为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剧烈运动时,心脏供血不足,引发脑供血不足,全身循环血量不足,恶性心率失常等。但是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行心脏移植术,本病即可治愈。但综合各方面条件,如心脏移植供体来源稀缺,移植排斥反应,体外循环感染等情况,导致其风险较大。肥厚性心肌病主要是与遗传有关。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