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4天没有排便,肛门排气正常,肝胃部灼热,睡眠质量...

会员65023716 21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之前4天没有排便,肛门排气正常,肝胃部灼热,睡眠质量差,额头下巴痤疮严重。昨天去医院检查后医生给我开了:大黄碳酸氢钠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吃后:腹泻,下腹疼痛,全身浮肿严重(昨天晚上脸部浮肿,今早起来全身浮肿),口干。三叉神经疼痛。昨天晚上和今早已经停药,停药后排便又不正常。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腹部立卧位拍片检查正常。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是否停药?停药后应怎样治疗?
现在全身浮肿很不舒服,戴隐形眼镜时眼部疼痛戴不上。排便不正常怎样处理?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景卫良 主任医师 大连市中心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胃炎,肠炎,溃疡病,肝胆疾患,甲状腺疾病,男女健康...
已帮助用户: 41413
问题分析:之前4天没有排便,服用大黄碳酸氢钠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吃后:腹泻,停药后排便又不正常,停用大黄片,只服用莫沙必利片。
意见建议:医院检验尿常规,查明浮肿原因,继续对症治疗。必要时服用小剂量呋塞米,氯化钾片。
有用0
曾仁仁 医师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消化内科疾病、消化道出血、便秘、消化道溃疡、急性胃...
已帮助用户: 17688
病例分析:排便不好,
意见建议:多吃粗粮,多喝水,多活动,吃些益生菌。
有用0
相关问答

肛门排气主要是用于治疗肛管、直肠等部位的病变梗阻症状,插管深度需要根据病变位置的深浅确定。一般在20cm左右,标准的长度是15-18cm,插管一般选择胶状的软管,对肠壁的损伤较小,所以以插入导管后排气或者排便为插入深度的标准,尽量通过病变的部位或者梗阻的部位。插管前尽量用石蜡油等充分润滑,必要时可以留置插管接引流袋,观察排气、排便的情况,尽量详细检查梗阻的原因,并及时的对症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肛门排气主要是用于治疗肛管、直肠等部位的病变梗阻症状,插管深度需要根据病变位置的深浅确定。一般在20cm左右,标准的长度是15-18cm,插管一般选择胶状的软管,对肠壁的损伤较小,所以以插入导管后排气或者排便为插入深度的标准,尽量通过病变的部位或者梗阻的部位。插管前尽量用石蜡油等充分润滑,必要时可以留置插管接引流袋,观察排气、排便的情况,尽量详细检查梗阻的原因,并及时的对症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肛门排气主要是用于治疗肛管、直肠等部位的病变梗阻症状,插管深度需要根据病变位置的深浅确定。一般在20cm左右,标准的长度是15-18cm,插管一般选择胶状的软管,对肠壁的损伤较小,所以以插入导管后排气或者排便为插入深度的标准,尽量通过病变的部位或者梗阻的部位。插管前尽量用石蜡油等充分润滑,必要时可以留置插管接引流袋,观察排气、排便的情况,尽量详细检查梗阻的原因,并及时的对症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应该是正常的。如果没有其他症状并且排气的数量不是很大,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由于胃肠蠕动消化。平时,应该注意日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胃肠道不好,消化不良,会使肛门排气增加。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外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腹壁疝外科。

如果婴儿偶尔有只排气不排便这种情况,家长一般可以给婴儿用开塞露,或者可以肥皂条刺激肛门,来促进排便,。婴儿只排气不排便,如果时间比较久了也可以到附近的医院就近插肛管灌肠通便,或看小儿消化专科门诊来检查原因,如果是先天性巨结肠引起的,一般要做钡灌肠检测,或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是消化不引起的,那么通常可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可以给婴儿喂乳果糖、双歧杆菌类益生菌调理肠胃功能等。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婴儿排气臭可能不太正常,通常存在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正常情况下,如果婴儿的肠道功能没问题,排气通常较少,排气气味通常也不明显,不存在臭的情况。但如果婴儿排气臭,则可能是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专家问答 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