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超过110umol/L就是肾衰竭。正常肌酐值在30-110umol/L之间,如果超过了正常值上限,也就是110umol/L就考虑病人存在肾功能衰竭。但是有些医院由于检测方法或者所用的试剂不一样,这个参考值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差别。
肾衰竭早期的症状有高血压、尿液中出现泡沫、腹泻、极度口渴、睡眠不安,或嗜睡、性欲下降等。要改变生活习惯,提倡少量多餐,多吃绿叶菜,避免食用胃肠道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等,并戒烟戒酒。
肾衰竭可以注意多吃点蔬菜水果,瘦肉,牛奶和鸡蛋等富含肉类蛋白质的食品,也应该限制摄入量的,补品在食用之前可咨询医生,避免对身体过度的补充之后造成器官的负担,但少量的服用也是可以的。
当患者处于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反应,但已经进入到了肾衰竭的阶段。肌酐会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就是133-177μmol/L。当肾衰竭的病情进入氮质血症期的时候,已经有明显的身体反应,血肌酐一般是在450μmol/L以下。当进入尿毒症时期的时候,血肌酐值可以在707μmol/L以上。此时肾衰竭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它已经进入到了尿毒症阶段。
血肌酐值在707μmol/L以上是肾衰竭,检测肌酐来间接的测量肾脏功能,其实是检测血液当中的肌酐,而肌酐又分成尿液肌酐和血液肌酐两个数值,通过血液肌酐的浓度测定以及清除率的测定。
肾衰竭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肾衰竭现在又称急性肾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快速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的共同结局,现在习惯上称终末期肾脏病或慢性肾脏病5期,以往肾衰竭的诊断标准是肌酐大于707umol/L,现在慢性肾脏病分期是按照肾小球滤过率来划分的,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称为慢性肾脏病5期,即尿毒症期,这一时期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包括透析和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