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前期如何治疗,应注意哪些问题,用输抗病毒液吗

会员6173344 4岁 已回复
全部症状:暂不发烧,口腔上颌有红斑,双手各有1个红斑,医院说是手足口病

发病时间及原因:今早起刚发现

治疗情况:医院开了美加欣乙酰麦迪霉素片,利巴韦林气雾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医生回答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张吟飞 威县七级医院 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妇科疾病的研究
已帮助用户: 4200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治疗上可应用口服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
有用0
关注
贺旭华 南阳理工学院 外科
擅长: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
已帮助用户: 131406
指导意见: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可以口服抗病毒药物,注意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勤洗手,注意休息,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饭菜。
有用0
相关问答

手足口病前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拒食、恶心呕吐、流口水、咽喉疼痛、精神欠佳、乏力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手足口病还可能会出现低烧症状;除了以上非特异性体症外,还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咳嗽、有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少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睡眠时间增加、睡眠不安稳、容易哭闹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抗病毒口服液不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
手足口病,是指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对于这类的病毒,是没有特效的药物预防和治疗的,目前对于手足口病都是对症治疗,只能通过手足口病疫苗来预防手足口病。抗病毒口服液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板蓝根、石膏等中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对手足口病有预防作用。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幼儿手足口病一般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的,常见的症状是手掌、手指的侧缘、足底、口腔等,还有一些儿童的屁股也会发生这种疾病。有的孩子全身皮肤会有水疱、丘疹等症状,有的还会发生病毒的突变。治疗上不会出现发热、乏力、咽喉疼痛等全身不适的情况,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多隔离,7周后即可痊愈。如果出现严重的情况,可以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服用一些抗生素。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若轻微,应该注意在家中进行隔离。在此期间要给孩子多饮水。务必要多加休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适量多餐,多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果蔬,避免食用鱼、虾等刺激的食品。平时要做好手部的清洁和护理,防止抓伤。婴儿使用的东西要完全消毒。在家中要经常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服用利巴韦林胶囊及抗病毒口服液。通常情况下,在身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结疤脱离之后,一星期内即可进行隔离。如果患有严重的手足口病,或是居家隔离的时候,体温一直没有消退,有一些合并症,需要及时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轻微手足口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进行治疗,缓解相关症状。具体内容如下:
1.药物治疗:轻微手足口病,家长可以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桂林西瓜霜含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日常护理:家长在孩子生病期间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加强孩子的口腔和皮肤的护理。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