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冠心病患者我有高血压160、二尖瓣反流、房颤、早搏...

会员87847939 49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我是冠心病患者我有高血压160、二尖瓣反流、房颤、早搏的症状。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用什么药物最好,在发展就会是心衰是吗?

医生回答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魏飞宇 医师 昆华医院 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61287
你好,房颤需要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同时控制心率的,有条件的可以射频消融治疗的,长期是可能发展为心衰的。
有用0
关注
黄树红 副主任医师 阳信县人民医院 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慢性肺心病,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
已帮助用户: 8403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是高血压,房颤,建议口服长效降压药物如ARB类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抗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治疗。注意低盐低脂饮食,规律睡眠
有用0
关注
高永昌 医师 暴连喜永康医疗诊所 内科
擅长:老年人脑栓塞,腓总神经损害,脊髓压迫,进行性延髓性...
已帮助用户: 1212
问题分析:高血压和心脏病是密切相关,高血压是发病的基础,冠心病是病情发展的结果。
意见建议:所以治疗上首先要控制血压,关于心脏病的二尖瓣反流提示心脏的摄血功能减弱,房颤和早搏是症状,主要还是给予营养心肌,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冠心病患者室性早搏考虑与心脏病变相关,可通过护理、用药等方式改善。
在冠心病的急性期,通常容易发生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最为常见。室性早搏是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年轻人、老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如果患有冠心病,要注意放松精神,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喝酒。此外,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冠心病一般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情况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早搏是高血压引起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患者患上高血压后,会使动脉血管硬化,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此外高血压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痉挛,从而诱发早搏,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早搏是高血压引起的。
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卡托普利片、盐酸贝那普利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房颤可能属于冠心病,但也可能不属于冠心病。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房颤是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跳频率快且无规律,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可达300~600次/分钟。房颤可能是冠心病引起,但也可能不是冠心病引起的,而是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等病症导致的,因此房颤不一定属于冠心病。房颤患者需要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药物治疗,如果反复发作,可以进行射频消融。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对于有心衰的冠心病,服用阿司匹林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可以选择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普奈洛尔,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等抗心律不齐的药物,可以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需要遵医嘱。如果是心肌梗死,可以配合尿激酶、链激酶等进行溶栓。这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血压增高,因为当血压增高时容易加重凝血症状。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患者比较容易患上房颤。
与正常人相比,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导致心脏结构的异常,左心室是长期高血压的主要受累部位。左心室压力过大,会导致左心室的心肌细胞变性,纤维化甚至会出现心腔结构的扩大,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衰,左心室扩大时间长,也会影响左心房,房性心律失常属于房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心房颤动,主要是由于平时高血压控制不住,高血压时间过长,容易诱发高血压性心脏病。正常人一般不会出现房颤,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平时饮食调节降血压,尽量控制血压。还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血压来预防房颤。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早搏是一种不是冠心病,而是一种心律失常。
早搏是一种最常用的心律不齐,由异位起搏点产生的早搏导致的心房提前跳动,是一种较早的心跳,也叫预后收缩,也叫早搏。早搏的病因有很多,正常人的心脏也会有早搏的情况,而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疾病,这是因为正常人的早搏,饮食习惯,工作压力,上呼吸道的炎症,电解质的失调,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