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闭环一直是国内医疗巨头意图模仿的商业模式。通过整合保险、医疗服务和医疗产品来为用户提供一个闭环服务,进而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服务质量。远程医疗在医疗闭环模式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封闭的网络里,远程医疗更易接受和操作。不过,对远程医疗的布局需要有着较为深远的战略考虑,在中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下,医疗闭环模式难以真正实现,对远程医疗形成的推动作用短期内也较为有限。
融合保险和医院于一体的凯撒医疗(Kaiser Permanente)在远程医疗领域日益活跃。2013年全年,凯撒医疗有超过1000万次会员就诊通过虚拟方式进行,包括电子邮件,视频通话,电话等远程工具。而五年前这个数字只有接近400万。
截至2013年底,凯撒医疗有950万会员,旗下拥有38家医院,主要集中在加州。2013年的年收入是531亿美元。凯撒的模式是整合医疗服务和产品,形成闭环。既提供医疗保险产品,也拥有供会员看病的医院,以便于集中化控制成本和医疗风险。
就这个层面来讲,凯撒对医院拥有所有权,整体推行远程医疗项目相对容易。
首先,理赔上更容易。因为会员大部分在自己的网络里就医,对于远程医疗统一定价,然后统一报销。医院配备集中的虚拟设备如视频系统,电子化验单,操作较容易。
其次,服务系统集中实施上的容易,可以集中操作并控制服务质量。相比之下,其他保险公司因为医院网络都是合作关系,无法保证医院是否会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或者医院服务质量的好坏。
但凯撒这种闭环的操作方式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成本控制。远程医疗的成本和收入在短期内很难用数字呈现。远程医疗可能把原本会去线下的用户转到线上,但更有可能的是让一些本来不愿意去看小病的人有了方便的看病途径,增加就诊量。随之而来的则是医生会需要更多时间去查阅病人的电子病历和报告,这并不比线下就诊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少。因此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内,在就诊量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好医疗资源是一个问题。
另外,技术的投入和产出不相称。凯撒的优势是所有医院处于同一管理体系内,有利于互通。这种互通体现在保险赔付和就医开支的信息互通,以及病人和医生的信息互通。但不利之处也正在于此,因为远程医疗的实施需要牵涉到会员、就医信息(病历和报告)、医生、以及保险操作,整个系统的前提投入是很大的。相比之下,其他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第三方合作,比如和Teladoc这样的远程医疗平台合作采购服务,而不需要任何前期技术上的投入。
医疗闭环服务在中国也不是新概念了,一些大型集团就试图布局服务加支付的格局。比如复星在拥有保险公司的同时,加快步伐投资医院。还有平安,也在保险、医院、医生平台、移动医疗等领域进行布局。闭环模式是否会更加适合中国?
目前大部分中国医疗保险公司布局局限于高端市场,主要是因为支付方难以控制医院就医流程,过度用药检查非常普遍,保险公司没有足够力量去控制整个医疗开支,对医院施压基本不可能。因此才会有类似复星进行整体布局的理念,闭环做法可能更有利于医疗费用的控制,同时要实行远程医疗等增值服务的话,操作起来也相对容易。
但闭环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投资巨大,且地域限制很强,即使做的较好的凯撒医疗,也只是以加州和周边做主战场。闭环模式在中国的另一个缺点是病人对医院名气的看重可能会严重影响就医选择,而民营资本收购或建立的医院还很难短期内在名气上和公立医院抗衡。
未来中国可能出现的不一定是闭环式,而是中国化的有限闭环。医院网络可能是开放的,但选择面不会太多,比如支付方和几家有选择性的医院定点合作。在这个范围内,联手医院进行流程控制、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才有可能。大型支付方(主要是保险和部分药企)也可能是部分医院的股东,这样便于流程改造以及服务项目的实施。同时,建立医院+产品+支付的模式共同布局,会减轻对单个医院盈利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