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更需要不疲劳的好医生_医学进展-寻医问药-xywy.com

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资讯头条> 社会更需要不疲劳的好医生

社会更需要不疲劳的好医生

收藏
作者:寇宇龙 来源:红网 2015-07-10 09:23

7月8日凌晨,中日医院青年医生宋某在值班时猝死。目前医院已证实此事。据宋医生一名同事介绍,宋医生1983年出生,2009年入职。是北京医科大学2002级八年制学生,家中独子,父母均在河南老家,自己一人在北京打拼。(7月8日《新京报》)


青 年医生在值班时猝死,令人惋惜。而过度疲劳对于不少医护人员来说,却是家常便饭,比如,昨日,一张身着绿色手术服的医生在衣柜内睡着的照片在网上热传,照 片上的医生为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二科副主任医师蒋丹。因为要连着做手术,她只好趁着间隙打个盹儿。这样的医生赢得了人们的点赞,然而,疲劳的医生形象也令 人担忧。


医护人员猝死并不只是个例,仅在这几天就发生了多起,据报道,广州一三甲医院43岁急诊科副主任近日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致心脏破裂而死。医生的职责是让他人实现康复,而一些医生在过度繁忙的工作中,显然疏忽了对自身健康的照料。医护人员陷入过度疲劳的状态,无疑值得医院和卫生监管部门反思。


因 为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拼命三郎”出现,这些年,年轻职员加班猝死的新闻时常出现。这反映出,在劳动权益保护方面还有很多欠 缺。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人为了打拼可能会陷入一种“忘我”状态,身体不适所传递出的危险信号也常被忽视。而相比于其他职业,医生由于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 担,就更显得“身不由己”,尤其是一些骨干医生,在医疗资源总体匮乏的情况下,不得不加班,在持续的疲惫中工作。


“疲 惫的医生”在那些颇有声望的三级甲等医院或许更为常见。前不久,媒体报道了“全球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其去年的门诊量达到426万,床位7000张,院 长表示加床的话可达到11000张。并且这家医院从规划来看在未来还要继续扩张。这样的“最大医院”恰是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极端体现,围观这个“世界最大 医院”可以看到医疗环境的真实情况,也可以引发不同角度的反思,而我所思考的是:在如此庞大的就诊人群面前,那里的医生是如何工作的?是否也在疲惫中工 作?


新 华网去年曾对云南大型三甲医院的就诊情况进行过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门诊医生平均每天接诊70人次,按照8小时工作制,每人次平均6分钟;专家门诊平均每 天接诊30人次,每人次平均12分钟。不过,这个前提是患者之间完全是无缝衔接,并且医生在8小时之内不休息一分钟。可能各地的情况会有不同,但大医院的 接诊压力巨大却是普遍现象。


医 疗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对患者而言,加剧了“看病难”,往往为了一个床位都要大费周折。而对基层的一线医护人员而言,则难以避免地陷入疲劳状态。尽管一 些大型医院近些年在不断扩充医护人员的规模,但还是比不上就诊数量的增长,更何况,培养一名优秀医生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一个医生好口碑的建立更不是一朝一 夕就能实现。于是,在医院的膨胀之路上,那些一线的骨干医生不得不加班加点,陷于过度劳累之中。而技术和口碑越好的医生就可能越疲劳。


社会需要好医生,社会更需要不疲劳的好医生。避 免医生出现过劳死现象,需要将法定的休息权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在医改之路上,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如果任由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加 剧,使患者过度集中到少数大型医院,虽然造就了一些“最大”“最好”医院以及不少口碑极好的医生,但那样的医院只会加剧看病难,那里的医护人员只会更加疲 惫,这绝不是一种“健康”状态。


(来源:红网;文/寇宇龙)

关键词: 医生 过劳医生

医友评论1人评论)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范引旺 2015-07-12 17:21

医生也是普通人,也需要休息和假期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