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临床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有日新月异的发展,临床医师在实践中需求新的有价值的检验项目。检验科如何针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及时获取临床的相关信息?构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良好的交流平台和长效管理机制,是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与检验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 检验科自身建设与沟通能力的加强
1.检验分析前环节信息的有效控制
检验样本采集、运输和接收等环节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性前提。为了减少因样本因素引起的误差,除临床医护人员和后勤运送人员操作必需规范之外,检验人员保持与他们良好交流方式和及时信息反馈是必要的。在临床上原有的检验采集操作经常出现临床样本遗失、采集运送时间过长和用错采集试管等问题。现在我们除严格遵守样本采集手册、检验手册和检验规范操作外,有效利用实验室检验信息系统(LIS)和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优势,开发了一个临床样本采集、接收信息应用功能软件。使其具备提示临床样本种类、采集时间、交接人信息和容器要求等信息,并且带有样本交接程序,同时制定时效性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突发性事情及临床病员信息更改等情况。例如,一旦样本因为特殊原因采样量较少、患者因病情需求转科诊治及病情发展需更改检验项目等突发状况出现时,除通常的面议和通讯联系方式外,现在通过完善LIS和HIS平台,更加便捷地、及时地与检验人员进行信息传递,然后按制定的应急方案妥善处理检验样本和检验项目。采集和转交样本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录入操作人员的信息、采集时间、样本数量和交接时间点,使样本从临床采集到检验接收和运送时间得到全程信息跟踪,每一转交环节都有据可查。有了此采集应用软件,我院的样本遗失率从原来每季度12次,现为零;以前经常出现卫勤人员运送样本时间过长或者责任心差遗忘样本的事情,现有信息控制后,卫勤人员工作有了约束力,样本检验时间得到保障。原来从临床采集到样本接收离心平均约2.5 h,现缩减为11.3 h,样本运送及时性和数量准确性极大提高,而且每一操作环节都可以责任到人,避免互相推卸责任。
2.检验人员掌握和更新临床诊治知识
为了深入讨论和阐释临床提出的建议和专业问题,对于日常只接触实验室样本的检验人员,不仅掌握本专业领域知识,还需不断学习先进的临床医学基础和新医疗知识,便于与临床医沟通和解决检验结果的应用问题。检验人员适当地获取临床患者病史和相关的治疗信息,有助于为临床提供客观、准确的治疗依据。某些临床治疗和用药后,会对部分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当抗癌药物化疗时,引起的核酸转换增高,最终导致嘌呤代谢的增高,出现高尿酸血症;维生素C和甲基多巴会造成胆固醇的明显减低。检验人员需排除样本的各种干扰因素,给临床提供检测结果的全方位、合理解释与建议。
3.开展对不同临床科室的个性化检验项目服务
对于医院内不同的临床专科,检验科定期听取和采集归纳临床学科的意见,采取针对性强、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协调与交流。合理调整和开设相应的检验项目,使相关的临床医师了解专项检验项目更新的情况和临床意义,并指导诊断过程中合理地选择检验项目。通过宣传册、小讲座、个性化电子申请检验界面等充分满足专科疾病的临床检验需求,增强检验项目的临床实用性。比如,针对肾脏透析病员的诊治需求,增设透析液的电解质等生化检测项目;了解到肾内科临床用药需求,特别增加了某些细菌培养检查药敏种类以及最小抑菌浓度(MIC)数值和降钙素等骨指标项目的检测。通过主动与临床沟通交流,每季度医院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由92%提升至97%以上。
4.把握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及检验成本的有效控制
检验科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及开展的新项目,使检测周期缩短、结果更加灵敏和准确。检验科负责主动采取深入临床的专题讲座、新技术研讨、检测原理和临床适用性的宣传资料、检验科专设网站公布信息等方式,开拓检验视野,把有价值的检测项目推广到临床科室,并监察应用的时效性。同时协调好临床科室需求与检验成本之间的矛盾。如某些临床科室提出需求的检验项目,由于国内生产技术等原因导致购置进口试剂成本过高与规定收费标准低的矛盾;检验成本与临床有特定检测要求的实际病例数少的矛盾。我们在肾内科要求下开展视黄醇结合蛋白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统计发现,每季度此项目临床科室申请检验样本数为710个,与1盒试剂能检测7080个样本相差太远,经过我们多次把临床个性需求检验项目的实际检测样本数进行反馈,得到了临床科室积极配合。如何避免检验试剂的浪费和成本过高,并且又能满足临床的个别项目诊断需求,成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继续要共同商榷和解决的问题。
二、临床科室对检验信息及时交流的必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师针对各种疾病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对检验项目的选取、样本类型、医学决定水平及危急值的界定等有不同的要求。同时临床不仅仅提出检验项目的检测需要,而且要协助检验结果参考范围的审核认可工作,并认识到在检验结果中客观存在的不精密度。一般情况下临床医师除了与检验人员咨询外,还可通过接纳检验人员参加临床科室交接班会议及某些病种的医疗会诊等形式进行交流与研讨。从而避免个别临床医护人员产生对检验结果准确性、检验方法特异性、检测周期和检验项目适用性等的疑惑,不再出现单凭经验进行检验结果的分析运用和临床的诊断、治疗。
临床医护人员在发现不符合的检验管理制度、流程和可疑结果时,及时与检验科反馈意见或提出建议,协助查明原因。年初,呼吸科医师曾反映内毒素阳性率高达30%50%,希望检验科解释和关注。我们对所用的检测仪器、试剂、方法原理、患者样本信息和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的现象进行调查,发现确实是现用的试剂敏感性略为偏高,及时给予临床合理的解释,并加强质控管理和比对试验,提高内毒素的检验准确度。
检验科在机制上形成制度和程序,认真处理临床反馈的每一项关于检验质量和管理的信息与建议,通过医院管理部门、检验科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纠正与改进。曾经临床科室对于每天血库血袋回收流程中存在的回收不及时问题有异议,经过与医院后勤管理、消毒供应科等相关部门协调后,把原有的每天1次不定时的回收,改为每天早晚2次集中回收的操作方式,达到临床医护人员及医疗安全的要求。
三、医院多部门协同发展对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2个交叉学科只有创建良好的信息交流,才能互相信任和减少无为检测的医疗资源浪费,充分满足临床医学和循证医学的要求,更有利于各自学科的发展。作好业务培训、科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负责,医院的相关医疗管理部门、信息科、仪器设备科、护理和后勤保障部门等均承担相应的职能与协调工作。通常医院存在的现象是:大多数检验医学专业的人员接受临床诊疗知识教育和培训较少;临床医师在医院轮转学习过程未涉及检验科专业性极强的各亚专业领域;大多数临床医师对于检验发展新技术和新项目以及对本医院检验操作模式了解甚少,有些检验进展仅是从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文献中获悉。因此,临床多个学科与医技科室之间的学习交流需要医院医疗管理层面引起重视,进行统一安排和协调;合理搭建临床与实验室信息和交流平台,高效利用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资源,进行协作课题研究,共同制定方案。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为了提升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服务品质,要发挥临床医学与检验在常规医疗和科研成果上各自优势,共同创新求进,充分展现一切为临床患者的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