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资讯头条> 唐子人:急诊科医生都是特种兵

唐子人:急诊科医生都是特种兵

收藏
作者:张思玮 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5-09-01 10:09

唐子人

或许,很多人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唐子人的认识,都源于“最美中国医生在美救人”这则新闻。

今年2月,美国圣地亚哥海洋公园里,一名美国老太太突发疾病晕倒,唐子人及时出手相救,经过10分钟的心肺复苏,使这位老人转危为安。

其实,对唐子人而言,这样的事情再普通不过。他和他的急诊科同事们,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抗争”。


救人是本分


走进朝阳医院急诊科大楼,“急”的氛围如影随形。原本约在上午9点半的采访,因需要紧急处理一位急诊病人,唐子人的采访“拖延”到了一个小时之后,而即便是这样,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的手机还响了好几次。

“没办法,这就是我们急诊科的特点,手机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并且随叫随到。”唐子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并且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急诊科作为很多患者入院的第一站,治疗方案的选择很可能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生命走向。唐子人早已经忘记到底成功救治了多少名患者,但他只要参与救治,就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有时候,往往医生的一个想当然,就会导致病人的病情恶化。”唐子人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病例:一名29岁的小伙子因上腹不适、轻微呕吐来医院就诊,一线 医生接诊后,先按急性肠胃炎的常规治疗作了处理。输完液后,小伙子症状好转,但他提出疼痛的位置出现变化,从上腹延伸到了胸口。

这一信息立刻引起了唐子人的重视,经过仔细询问和检查,唐子人怀疑这名年轻人患上了一种少见的致命性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而患者进一步的检查的确证实了唐子人的最初推断。

“病人的症状不典型,这就需要急诊医生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唐子人说,病人最终通过手术安装了人造血管,康复出院。


“炼狱”特种兵


在唐子人看来,急诊医生只有具备一些独特的素养,才能从容地面对各类患者。因为急诊科收治的病人往往都是危重病人,数量多、病种繁、病情重。

“这就要求医生需具备很强的分诊能力,在最短时间内采用最少检查手段得出结论,实现对患者的评估并对症处理。”唐子人说,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和家属都或多或少地有些急躁情绪,急诊医生还必须能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唐子人认为,快速建立医患之间信任感的最根本方式就是真诚沟通。“医生不仅要有真诚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能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这份真诚。”

对于许多病人而言,急诊科是重获新生的地方,但其实也是医生“炼狱提升的最好阵地”。唐子人说,在这里,医生就像炼钢一样,不断接受着种种压力的锻造,最终成长为心灵强大的人,变成“特种兵”。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堆放在唐子人办公室里患者送来的锦旗,多得只能卷起来扎成一捆一捆的,像一株株火红的花束,讲述着他所带领的急诊科团队与患者的“共情史”。


为急救做推广


在急诊科工作几十年,唐子人去过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考察学习,他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这些国家的公民对心肺复苏等急救手段的掌握水平远远超过我国。“这些方法并不难,大部分人只要认真去学都能掌握,我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推广力度不够。”

“心肺复苏的推广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唐子人说,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但由于人口众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原因,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愿意为这项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么多年,唐子人奔赴全国各地去做急救知识培训,但他现在把目光投向了更宏观的层面:“比起单纯的培训,建立一种长效的推广机制更为重要。在国外,掌握心肺复苏术已经是求职中的重要‘敲门砖’,这种机制值得我们借鉴。”

采访快要结束时,记者问唐子人,怎么看待“最美医生”的称号,他笑了笑,回答道:“我只是在尽自己的本分,如果叫我‘最美医生’的话,那么中国99%的医生和护士都可以称得上‘最美’!”


关键词: 急诊 唐子人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