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对医生这个职业,感觉不一样了》
被医生叔叔怀抱安慰的小萝莉,昨天出院了。
上周六,本报健康微信“浙江名医馆”第一时间发布了一组手术前医生叔叔安抚小病人的照片,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引起全国媒体关注(见9月20日A6版)。
接到小萝莉要出院的消息,大家又惊又喜,孩子周五才接受心脏手术,居然只过了一个周末就能康复出院,当然是最大的喜事。
昨天上午9点半,浙大儿院滨江院区10楼,医生在征求了小姑娘爸爸的同意之后,一起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孩子爸爸:
以前觉得医生就是一份职业
现在感觉不一样了
采访在一间10多平方米大小的示教室进行,20多个记者,还有四五台摄像机架在面前,架势有点大,很多路过的病人家属也来凑热闹。
接受采访前,爸爸对记者们说,女儿的病情,其实一直瞒着很多亲戚,另外也不希望全家人今后的生活受影响,希望大家能为他们保留一点隐私,不出镜,声音做了处理之后再播出。
爸爸在示教室接受采访的时候,小姑娘正在心超室复查。尊重爸爸的意思,记者们没有去打扰小姑娘。胸外科主任李建华告诉大家,小姑娘的病治好了,将来可以和健康孩子一样。
“以前觉得医生只是一份职业,医生跟其他人一样,都只是干活的,现在觉得不一样了。” 爸爸说,这是他经历了这次事情之后最大的感受。
手术那天,他跟着女儿的病床,从10楼到4楼手术室;手术期间,孩子的妈妈一直不停问他:你有没有跟进去啊,不知道女儿怎么样啊,很心急。
在手术室外等过亲人手术的人都知道,这是怎样一种滋味。
“后来看到照片,她一下子就放心了。”爸爸说,在此之前,他以为小孩子做手术,不管哭没哭,进了手术室直接就上麻醉了,没想到医生护士那么用心。
父亲石卓:
有了女儿后更懂孩子
身上的小物件,都能拿来哄孩子
小姑娘的爸爸觉得医生的工作不一样,但医生们说,其实很平常。
虽然昨天不是手术日,但照片中那个医生石卓依然穿着他的绿色手术衣,接受了采访。他指指搭在脖子上的听诊器和左边口袋上夹着的胸牌和听诊器,“这些东西,都能拿来哄孩子。”
孩子见到陌生人,一般都不愿讲话,他和孩子交流有3个关键词:微笑、有趣的东西,以及耐心。
孩子愿意来玩你的听诊器,说明他开始接纳你了,愿意让你为他检查身体了。”他笑着说。很多病人的家属形容他有“春天般的笑容”,但其实,这只是个淡淡的,普通的微笑,在病人眼里竟有那么大魔力。
今年37岁的石卓,有一个6岁的女儿。他说,医生和普通人一样,面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疼爱是本能;不过,有了孩子之后,自己确实更懂孩子心理了。
浙大儿院胸外科和心脏中心,有4个团队,一年要完成1500多台手术。因为工作忙碌,石卓其实没有太多时间陪自己孩子,只有下了班才有时间。刚当上爸爸那阵子,有时候女儿突然哭了或是“无理取闹”,他也没辙。
在女儿这里遇挫之后,他专门买了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
“成年人具备理性,小孩不同,想要什么,就要得到什么。比如孩子要妈妈陪,他不知道妈妈有工作,有责任在身,所以不能陪她。”
上周五,这个小姑娘在手术室嚎啕大哭的时候,护士怎么哄都哄不好,他听到小姑娘一直在喊“我要爸爸”,就把小姑娘接了过来。既是医生又是爸爸的他,也许当时满足的是小姑娘要爸爸在身边的需求。
石医生的同事梁靓,也从和自己儿子的交流中,得到很多与小病人沟通的灵感。她办公室里,有好些小玩偶,用来哄小姑娘很管用;对付小男孩,就聊聊男孩子喜欢的动画片,她有个6岁的儿子。
医生石卓:
“医患”这个词让人别扭
对患者有三个诀窍
石卓是河南南阳人,本科在河南医科大学就读,2002年大学毕业后又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小儿心外科硕博连读研究生,2007年进入浙大儿院胸外科工作。
大学期间,石卓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了2个月,当时的带教老师是儿内科的罗强教授,石卓说,自己研究生选择儿科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带教老师太有魅力”。
“他对学生很上心,对自己的专业很精通,我是被老师的个人魅力吸引了。”这话听起来像是玩笑话,但石卓的表情挺严肃。
研究生选择小儿心外科,他也征求了罗教授的意见:第一,国内小儿外科医生比较缺乏,第二,小儿外科,患儿的治疗效果相对比较理想。
除了临床工作,石卓目前还担任了浙大医学院13级本科生的班主任,他给班主任这个工作的定位是“坚定他们学医的信心,给他们一些鼓励”。
石卓说,他一直觉得,“医患”这个词儿,听起来有点别扭,似乎把“医患”和“买卖”一样对立起来了。有一次,学生就医患关系的话题来采访他,他也是这么回答。
“目前的医患关系,我觉得是好的,病人来医院,当然希望病好起来,这也是我们的希望。”只不过,三甲医院太忙,医生和患者都很辛苦,但既然大环境不能改变,就从小环境开始改变吧。
现在看到伤医报道,他已经很少转发,和学生在微信、QQ上交流时,更倾向选择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而作为医生,他说自己也一直在摸索如何跟病人(主要是家属)沟通。
记者问他,有具体的诀窍吗?他笑笑说,这些东西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但他有三个原则:与病人为善的心;不管结果好坏,对病人坦诚;耐心。
也许将来,某个年轻的医学生,也会像当年的石卓一样,被老师的魅力吸引,选择这份事业。
麻醉师金自瑛:
医者仁心
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昨天,记者也见到了这组照片的拍摄者,经常和石卓搭档的麻醉师金自瑛。
虽然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在手术室上演,但小姑娘太萌,瘦瘦的,眼睛大大的,梨花带雨的可怜样,让她想起了自己女儿小时候,再加上石医生一副“好爸爸上身”的架势——画面太美,就抓拍了几张。
有20年工作经历的她对记者说,相比成人麻醉,小儿麻醉的剂量要求更精细,在学校的时候,大家关注点都在专业上,根本没想到还要做安慰病人的工作。
“不过这些东西不用教,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看到那些生病的小孩子,谁都有怜悯之心,自然而然就会去安慰他们。”摸摸小孩的脸蛋儿,拉拉小手,把他们搂进怀里,不安和恐惧就慢慢消失了。抱孩子有很多抱法,她的经验是把孩子整个搂进怀里效果最好。
胸外科主任李建华对记者说,儿科医生的工作,有时候就像幼儿园、小学老师,与孩子沟通的时候,都要找到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
“小小孩,要用肢体语言安慰;跟上小学的孩子套近乎,就要聊聊他们喜欢的篮球、排球啊,即使你对这些根本一窍不通。”李建华平常也会带着学生,去学校给小学生做科普,学学怎么和小孩子打交道。
石医生有句话让记者印象很深,他说选择一个工作,就想着怎样把它做好,就像你选择做记者一样。
我理解这大概就是一种专业精神,因为高度专业,你会看到一个对病人温润有礼、负责任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