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该蓝皮书指出,2015年的医改虽然在分级诊疗与药品价格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但从整体上看,改革仍处于胶着状态,并没有本质上的创新。“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这两张“处方”仍有待重开。
12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蓝皮书报告了过去一年来医疗卫生发展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医疗卫生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
蓝皮书指出,2009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医药体制改革。我国新医改启动以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比较大的进展依次是:医疗保障实现人口的全覆盖、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制度、从基层医疗机构开始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大病医疗保险以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15年是医改关键的一年。2015年新医改的政策进展既包括整体的推进,也包括对重点领域的强调,体现在分级诊疗与突破药品价格改革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2015年的医改在上述各个方面都有所推进。但上述几个方面的改革基本上都是延续之前的改革路径,既有增加政府投入的增量改革,同时也有对已有改革措施的完善,但是并没有本质上的创新,或者说上述领域的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定型,并无太多制度创新的余地。医改仍处于胶着状态。“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然被广大民众排在当前中国重大社会民生问题中的首位。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和统筹层次仍待继续提高,社会救助待遇水平仍然偏低。医改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第一,一级医院服务量没明显增加。蓝皮书指出,三级医院的增长最为迅速,二级医院次之,一级医院原有服务量就不高,医改以来更是没有变化。
第二,民营医院病床使用率不高。跟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服务量的所占比例依然很小,其病床使用率更是远远低于公立医院,过去的四年都没有太大起色。
第三,破除“以药养医”收效甚微。蓝皮书指出,取消“以药养医”是要通过降低药品收入、提高服务收入实现,尽管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在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非常有限。
根据新医改的规划思路,缓解“看病贵”问题的第一个环节是降低药品价格,破除“以药养医”.尽管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而且越来越多的县级医院也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然而,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没有实质性下降。从中可以看出,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制度改革实效是非常值得担忧的。
蓝皮书指出,无论是“十二五”规划的阶段性目标,还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战略目标,抑或是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医改总目标都未实现,至少从历年的数据趋势来看,都没有向这些目标靠拢的迹象。
蓝皮书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继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在“体制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由“体制外”力量解决,从而反过来带动“体制内”问题的解决,显著缓解城乡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