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最常出现的损伤是踝关节损伤,其中踝关节骨折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每十万人 107~148 人,并且逐年升高。需手术处理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中,有 15%~23% 同时合并需要复位固定的胫腓联合损伤。
使用 1 到 2 个螺钉经胫腓联合固定仍然是治疗的金标准,但是仍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固定皮质的数目、螺钉的尺寸、螺钉的数目、开始负重的时间、负重前是否该取出螺钉这些方面。
取出螺钉踝关节活动能力更好为取出螺钉的原因之一,时间一般在术后 8~12 周。目前对取出螺钉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知之甚少。挪威的 Andersen 等进行了一项回顾研究,提示常规取出胫腓联合螺钉后伤口感染率较高,发表在近期的 Injury 杂志上。
作者纳入自 2007 年至 2012 年间常规取出胫腓联合螺钉的 161 名患者,患者的取钉时间为术后 10~12 周,取钉后并无进行预防性抗生素处理,同时取钉后运行患者负全重运动且无常规随访。
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特点、影像学资料以及出现的并发症,并发症主要记录伤口感染和反复出现的胫腓联合分离,同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满意度、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等情况。
结果显示:161 名患者有 8 名(5%)出现伤口感染,其中 3 名需要住院并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2 名还需手术处理),5 名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在感染灶的微生物培养中,8 名患者有 6 名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而那些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相对于不出现感染的患者来说,其疼痛程度更高 (5.3 vs. 2.3) 、满意度更低 (4.7 vs. 7.6)。
作者最后总结到:由于目前的研究发现常规取出胫腓联合螺钉后伤口感染率较高(5%),因此不建议常规取出胫腓联合螺钉。若需常规取钉,为了防止患者伤口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建议取钉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取钉前 30~60 分钟对患者进行一次 2 g 剂量的头孢噻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