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科最常用吸入性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松、丙酸倍氯米松等,部分地区仍有人在使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到底哪些激素雾化吸入效果好,哪些激素不适宜用于雾化吸入,其实业界早有定论,但由于知识传播有参差,且部分老医生守旧,或者基层地区缺医少药,导致临床使用仍有很多“乱象”,我们尝试一一道来。
一、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地位
呼吸科最常见疾病排行榜的前几位肯定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两个,而糖皮质激素也广泛用于它们的治疗,而吸入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吸入激素可以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控制气道炎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和降低死亡率。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吸入激素的地位则不是最高的了(支气管扩张剂地位最高),GOLD指南认为重度以上(C组和D组患者)的COPD患者才推荐使用吸入激素,但必须是在使用长效支气管舒张剂的前提下使用。而如果是住院的AECOPD患者,临床上也常常会给予雾化吸入激素抗炎平喘治疗。这充分说明吸入激素在哮喘、慢阻肺的治疗上意义重大。
二、使用最广的吸入激素是哪个?
应该是布地奈德。布地奈德有干粉吸入剂、雾化溶液剂等,前者可用于哮喘、慢阻肺稳定期的长期维持治疗,而后者可用于病情急性加重时的治疗。尤其是“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使用非常广泛,呼吸科在处理哮喘、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时,通常都会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通常会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比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等,在病情急性加重时单纯使用雾化吸入激素可能效果欠佳,因为气道没有被舒张,能够进入气道并发挥作用的激素不多,而此时如果连用支气管舒张剂,可事半功倍,通俗地讲:此时的支气管舒张剂是开路先锋,而吸入激素是中坚力量(比喻未必恰当)。
吸入激素的不良反应大多轻微,包括声嘶、溃疡、咽部不适、口干、咳嗽和口腔念珠菌病等,通常告知患者雾化后漱口能够较好避免这些不良反应。
有雾化吸入制剂的激素,好像只有布地奈德。诸如氟替卡松、丙酸倍氯米松等激素只有气雾剂或干粉吸入剂,而无雾化吸入制剂,笔者是没见过。
三、地塞米松能不能用于雾化吸入?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一些医学网站上屡屡看到有人发问,更有医生认为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疾病疗效不错,在万方数据库上搜搜关键词,相关文章也非常多。但其可信度如何,笔者不做评价。
比较权威的认识是这样的:地塞米松是水溶性激素,无亲脂基团,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雾化吸入地塞米松时,其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难以发挥局部气道抗炎作用。另外,地塞米松半衰期长,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比较强,所以在各种指南、专家共识都是不推荐使用的。原因很简单:一是疗效不佳,二是不良反应大。
但鉴于那么多人的经验言之凿凿,笔者不做评论,但从自身出发,一般不会使用。最起码周围医院没有多少医生在用。但有人认为基层地方没布地奈德,只有地塞米松,尝试过疗效确实可以(治疗急性咽喉炎等急性疾病),而且经济实惠,如果真是这样,并且不是长期用来治疗哮喘和慢阻肺,问题应该不大,也算是符合国情吧。但如果靠长期雾化吸入地塞米松来治疗哮喘和慢阻肺肯定不妥。
参考文献
1、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2、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