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庭阵发症神经血管压迫影像学分析_医学进展-寻医问药-xywy.com

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医学进展>神经内科> 前庭阵发症神经血管压迫影像学分析

前庭阵发症神经血管压迫影像学分析

收藏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2016-03-14 16:37

【摘要】 目的分析前庭阵发症神经血管压迫的MRI表现特点,并对血管压迫部位和程度在发病中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8例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患者,以28例其他眩晕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经三维一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扫描,对两组患者前庭蜗神经周同有元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compression,NVCC)、NVCC类型、责任血管来源及血管压迫部位至脑干的距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P组NVCC阳性率(27/28,96.4%)显著高于对照组(13/28,46.4%,X2=17.15,P<0.01)。VP组中最常见NVCC类型为血管襻形式压迫(15/35,42.9%),最常见的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25/35,71.4%),VP组与对照组NVCC分型、责任血管来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管严重压迫前庭蜗神经致其变形和(或)移位在VP组为12.5%(7/56),对照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NVCC距脑干距离VP组为(8.57±5.08)mm,对照组为(8.93±4.64)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VP组中单侧NVCC距脑干的距离全部小于15 mm,对照组中为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VP患者NVCC的发生率较高,责任血管多为小脑前下动脉,以血管襻形式压迫前庭蜗神经多见,NVCC多发生在前庭蜗神经的中枢髓鞘部;血管压迫部位及程度与VP发病可能相关。

【关键词】眩晕;前庭疾病;前庭耳蜗神经;神经卡压综合征;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

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是临床相对少见的血管性眩晕,目前国内外对此报道较少,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有关引,2008年Htifner等将磁共振成像发现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compression,NVCC)列人诊断标准,但目前文献对VP患者的NVCC特征报道较少,而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之类似,对其影像研究相对成熟,对此我们对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VP患者磁共振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资料

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眩晕患者中VP患者28例,均符合Htifner等H。的诊断标准,作为VP组;同期就诊的其他眩晕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VP组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28~76岁,平均(51.3±10.6 )岁;病程7 d至20年,中位数病程3个月;有高血压病者10例,糖尿病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1例,吸烟2例。对照组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23—64岁,平均(50.7±10.7)岁;病程l d至16年,中位数病程1个月;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4例,梅尼埃病6例,前庭神经元炎4例,突聋伴眩晕2例,迟发型膜迷路积水2例。有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1例,吸烟4例。两组间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设备及成像技术

使用美国GE公司l,5 T Sigua MRI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受检者取平卧位,使用头颅正交线圈,采用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3D—MRA),扫描参数:重复时间25.0 ms,回波时间3.4 ms,矩阵512×512,扫描视野21 cnl×21 cm,层厚1 mm,无间隔扫描。由经验丰富的专门放射科医生读片,判断前庭蜗神经出脑干段有无交互压迫血管及压迫血管的分型,测量血管神经交互压迫点至脑干的最短距离。

三、神经血管压迫关系的判断标准及分型

NVCC指接触关系(神经与血管之间未见明显间隙存在,且前庭蜗神经走行正常)和推移关系[邻近血管严重压迫前庭蜗神经导致局部神经变形和(或)受压移位]。NVCC可分为4种压追类型:I型(点压迫):仅压迫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VCN)局部;1I型(线压迫):与VCN呈平行压迫;III型(襻压迫):血管襻环绕VCN并产生压迫;1V型(压迫形成切迹):血管压迫致VCN变形和(或)移位。5引。NVCC与脑干距离的测量:自脑干表面发出前庭蜗神经处至NVCC的最短距离,多根血管交叉者,测量压迫最明显者与脑干的距离。3D.MRA序列中动脉性血管呈高信号,神经呈中等信号,脑脊液呈低信号。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之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定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有序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间NVCC阳性率的比较

VP组28例患者中有27例(96.4%)患者存在NVCC,对照组28例患者中有13例(46.4%)患者存在NVCC,VP组NVCC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17.15,P<0.01)。VP组中,单侧NVCC为19例(70.3%),双侧8例(29.6%),共计35耳;对照组单侧NVCC为10例(76.9%),双侧3例(23.1%),共计16例。

二、两组间NVCC分型的比较(图1)

VP组NVCC I型10耳(28.6%),Ⅱ型3耳(8.6%),Ⅲ型15耳(42.9%),1V型7耳(20.0%);对照组I型5耳(31.2%),Ⅱ型2耳(12.5%),Ⅲ型9耳(56.3%),无Ⅳ型;VP组与对照组NVCC分型构成比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P组56耳中,有7耳(12,5%)存在前庭蜗神经的变形和移位,而对照组56耳中末发现此现象,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三、两组间NVCC压迫血管来源的比较

VP组压迫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25耳(71.4%),小脑后下动脉7耳(20%),椎动脉3耳(8.6%)。对照组压迫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9耳(56.3%),小脑后下动脉6耳(37.5%),椎动脉1耳(6.3%)。VP组与对照组压迫血管来源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四、两组NVCC距脑干距离比较及分组段比较

NVCC距脑干距离VP组为(8.57±5.08)mm,对照组为(8.93±4.64)mm,两组距离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将两组中NVCC距脑干距离以5 mm为组距,并统计各组段频数,并对两组频数分布进行比较(表1)。两组数据经秩和检验,VP组与对照组NVCC距脑干分组段距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P组中NVCC距脑干距离<10 mm者占62.5%(20/32),距离<15 mm者占90.6%(29/32)。其中,VP组中单侧NVCC距脑干的距离全部小于15 mm(19/19),对照组中单侧NVCC距脑干的距离小于15 mm者占7/10,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

讨 论

VP最早于1975年由Jannetta发现并命名为致残性位置性眩晕(disabling positional vertigo),直至1994年,该疾病才被正式命名为VP,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o7|。2008年Hufner等M1对诊断标准进行修订,将磁共振成像发现NVCC纳入诊断标准。VP的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多在头位改变及静止时发作,常见的伴随症状为站立或步态不稳,恶心、呕吐,单侧耳鸣,大多数患者仅表现为眩晕或眩晕伴不稳H’8J。 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与三叉神经痛相似,为神经周围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产生异常神经冲动和冲动的传导异常,进而导致前庭神 经及蜗神经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听力减退、耳鸣和眩晕等;而临床上进行手术解除前庭蜗神经血管压迫后患者症状缓解,内科应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亦取得较好疗 效,而应用其他常规抗眩晕治疗无效,也说明了神经血管压迫机制有可能是VP的发病作用。本研究中VP组的NVCC发生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持NVCC与VP发病相关,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VP组中有l例患者未发现NVCC现象,可能是因为我们采用了3D.MRA序列,该序列对动脉性压迫显示好,但对血流速度慢的静脉性压迫及细小组织显示不佳,不排除这例患者为静脉性血管压迫或细小组织压迫的可能。有报道称在非眩晕人群中存在前庭蜗神经NVCC现象,占20%一50%不等,故影响NVCC导致VP发病的因素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小脑前下动脉是最常见的责任血管,其他责任血管有小脑后下动脉、迂曲的椎.基底动脉、颞骨岩静脉。本研究VP组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者占71.4%,小脑后下动脉占20%,迂曲的椎动脉占8.6%,与报道一致。本研究中最常见的NVCC交叉压迫类型为血管襻环绕前庭蜗神经并产生压迫。责任血管严重压迫前庭蜗神经,可致神经变形和(或)移位,在VP组中有7耳(12.5%),而对照组并未发现此压迫类型,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责任血管的压迫程度与发病可能相关,可能原因为此种压迫类型使神经承受压力大,更易发生脱髓鞘性病变。

我们发现VP组中NVCC距脑干距离<15 mm者占90.6%(29/32),其中单侧NVCC距脑干的距离全部小于15 mm,血管压迫多发生在前庭蜗神经的中枢髓鞘部(前庭蜗神经的中枢髓鞘部长度为6—15 1TIm,平均10 IBm¨钊)。这与有些学者报道三叉神经痛患者NVCC分布不同,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压迫中枢髓鞘部常见,但最多发生在三叉神经中间1/3,三叉神经门部最少。与三叉神经痛相似的是,能够引起症状的具体血管神经压迫位置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血管只有压迫前庭蜗神经的转换区才能导致VP发生,而另有学者认为NVCC发生在脑神经的中枢髓鞘部位与发病相关,因为此区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其髓鞘厚度固定,神经缺乏神经内膜、束膜和外膜,导致此区较脑神经的周围部脆弱,抗压性差,此区的血管压迫导致神经冲动的传导异常而发病。后者的观点更能解释本研究所得到的数据。

为进一步探讨血管神经压迫部位对血管神经机制中对VP发病的影响,我们对VP组及对照组中NVCC距脑干的距离进行比较,又将两组距离分组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VP组和对照组的NVCC都多发生在前庭蜗神经的中枢髓鞘部。但VP组19例患者单侧NVCC压迫点至脑干距离全部小于15 Bin,对照组占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三叉神经痛不同,虽然MRI上也可出现双侧NVCC,但可根据症状判断患侧,而VP患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短暂性眩晕,双侧均有NVCC的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很难判断患侧,故与双侧NVCC患者比较,单侧NVCC更能反映VP的血管压迫特征。所以,虽然两组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侧NVCC距离比较有差异,支持在NVCC发生在中枢髓鞘部与VP发病可能相关。然而,对照组中单侧NVCC在中枢髓鞘部的发生率也占7/10,说明前庭蜗神经的中枢髓鞘部的血管压迫是VP发病的重要因素,但可能不是决定存在NVCC现象的患者是否发病的唯一因素。如前所述,压迫程度可能与发病相关;另有学者报道,若脑神经的早期存在微小损伤,在此基础上有血管压迫此损伤区就会导致症状的出现,如三叉神经痛、面瘫等。

我们主要探讨了VP神经血管压迫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并对血管压迫部位及程度对VP发病的可能影响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样本量小,认识有限,要确定NVCC在发病中的作用和压迫位置、程度在发病中的意义,还需大规模、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神经 前庭阵发症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