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军,医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国际上首次提出多节段髓内肿瘤理念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赴四川雅安抗震救灾突出贡献者,现任职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尤其擅长神经胶质瘤、脑血管病和脊髓肿瘤的治疗。
当太阳刚刚睁开双眼,上班族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孙建军已经推出自行车准备出发了。他需要先把女儿送到学校,再赶去医院上班。提到女儿,他显得有些愧疚:“医院工作忙,很少有时间照顾女儿,每天清晨的二十分钟,是父女俩最亲密的独处时间。”
来到医院后,孙建军先查看了自己的工作表,确定一天工作的重点和时间安排。而在孙建军的办公桌上,醒目的摆放着“雅安抗震优秀贡献者”证书,对于他来说“医生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
在对待患者上,孙建军尤其认真。每天的早交班后,他都会匆忙赶去病房给每一位患者细细查看病情,或是伤口恢复情况,或是症状改善情况,有时还要亲自试一试患者的运动改善情况,不仅细致耐心,而且幽默风趣。
图中的女士已经是第二次来找孙建军治疗了,每次来她都会说“孙医生医术高明,也很负责,就是号太难挂了”。
在孙建军的门诊,医患关系是出了名的和谐。每次治疗中,他都会想尽办法为患者提供方便,如果是老年患者,他常会站起身来迎、送患者,这也使得患者对他都特别尊重和信任。
周三上午或周五下午,孙建军要出两个半天的门诊,每次接诊20多位的病人。今天是周三上午,门诊过后,孙建军还要值一个夜班。趁着休息时间,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叮嘱她们好好吃饭,告诉女儿好好学习。一家三口的晚餐,他常常是缺席次数最多的一个。
到了下班的时间,很多医生都已经准备回家了,而此刻的孙建军正在赶向病房的路上,他需要去准备今天值班需要的资料。
值夜班的医生要把所有病人查一遍,还要随时做好接急诊手术的准备。
孙建军在护士站查看了患者的病例,同时叮嘱护士如果有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
和值班护士交代过后,孙建军便匆忙的赶回医生办公室查看患者化验检查情况。夜班就是这样,患者虽然没有白天多,而医生却比白天还要忙碌。
突然急诊处来了一位患者,孙建军迅速做出判断,病人需要进行手术。孙建军同时需要安排第二天的择期手术,图为孙建军正在和患者家属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凭借着丰富的医疗经验,孙建军判断出患者病情进展危重,急需开颅手术,家属很快便签署手术同意书,并对孙建军的高明医术深信不疑。
医生进手术室前,消毒非常严格,手部、手腕、前臂、肘部以及上臂下1/3部位都要消毒清洗,严格的消毒程序也是为患者的生命安危考虑。
护士在一旁准备手术器械,孙建军熟练的准备手术显微镜。对于他来说这种手术很简单,却也绝不能有一丝的松懈。他说“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是对患者和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持续了两个小时的手术结束了,孙建军也终于有时间来喝口水了。在手术中,医生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神经要时刻保持在紧绷的状态下。孙建军说“最夸张的一次是不吃不喝连续做了三台手术”。
手术帽的捆扎下,孙建军的头发有些乱。此刻的他没有去整理发型,而是穿起白大褂继续值班,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夜班几乎每周都有1~2天。
已经到了晚上十点钟,但今天的夜班才刚刚过去一半,孙建军医生还需要继续工作8小时,才会迎来早交班和休息。对于医生来说,值夜班是工作中最辛苦的一部分,而孙建军对此却从不抱怨。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觉得疲惫,他笑着说“看到患者期待的眼神,一切苦累也都成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