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MIT以及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直接将抗肥胖药物送达脂肪组织的靶向纳米颗粒,得到该系统治疗的肥胖小鼠在25天内体重减轻10%,同时没有表现出任何副作用。该研究为肥胖的靶向治疗开辟了新道路。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将负责储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组织转变为燃烧脂肪的棕色脂肪组织对于肥胖的治疗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许多抗肥胖药物通过促进 上述过程达到治疗肥胖的目的。这类药物还会刺激脂肪组织内新生血管的生长,该特点有助于增强纳米颗粒的靶向性,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的棕色化过程。
这类肥胖治疗药物目前还未得到美国FDA的批准,也不是新发现的药物分子,而该研究开发的新型药物运输系统能够帮助药物在脂肪组织内积累,避免对身体其他部位产生副作用,或将推动该类药物的批准通过。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
靶向脂肪
研究人员之前发现促进血管生成过程能够帮助白色脂肪组织向棕色脂肪转变,并且可以引起小鼠体重减轻,但是促进血管生成的药物会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损伤。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转而研究纳米颗粒药物运输系统,近年来纳米给药系统在癌症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方面应用较多。
研究人员将罗格列酮和前列腺素类似物这两种药物装载到纳米颗粒的疏水核心部位,之前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都能够激活细胞内的PPAR受体,并进一 步刺激血管生成和白色脂肪组织的棕色化过程。纳米颗粒的外部是由PEG组成的外壳,同时被一些指引纳米颗粒达到正确位置的靶向分子包埋,这些靶向分子能够 与脂肪组织血管壁上的一些蛋白质分子结合。
研究人员利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进行了纳米给药系统的检测,结果表明小鼠体重下降大约10%,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并且胰岛素敏感性也得到增强。在治疗期间小鼠并未表现出任何副作用。
药物运输的挑战
在目前的系统中,纳米颗粒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入体内,这样的方式非常适合治疗病态肥胖的病人,这些病人患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非常高。但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希望该系统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肥胖治疗,还需要找到更加便捷的方式将纳米颗粒送入人体,比如口服。
目前来说,口服方式的最大挑战在于纳米颗粒无法穿透肠壁。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各种尝试,比如在纳米颗粒外壳上包被抗体,使其结合肠壁细胞表面的受体,或者使用铁传递蛋白穿透肠壁。他们还希望找到更加特异的脂肪组织靶向目标,进一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利用纳米给药系统靶向脂肪组织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目前仍然是一个非常前卫的方法,为肥胖的治疗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