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身着手术服,躺在手术室的地面上睡着了。这张照片最近在网络广为流传,感动了很多人。照片中的情景发生在一个月前,主人公是宿迁市人民医院 甲乳科主任管小青。当天他完成了18台手术,太累了,在手术间隙,为了养好精神,在手术室墙角边席地而睡。其实这样的场景对管医生来说几乎是常态,本身就 做过胃癌手术的他,现在一天做十多台手术是常有的事。
网友留言表敬意
据题为《他手术间蜷缩在冰冷的地上熟睡!宿迁人都心疼的流泪了!因为他叫管小青》网帖介绍:“因为做了一天的手术,当天18台手术,从早上8点一直 做到晚上9点,两台手术中间,因为还没有吃饭,下面还有手术,只能在手术室休息片刻。初夏微凉,席地而睡,让人心疼;争分夺秒,救死扶伤,让人敬佩。”
蜷缩而睡的人是管小青,今年55岁,是迁市人民医院的普外科副主任、甲乳科主任。他从医30载,治病救人10余万人次,成功抢救1000多名生命垂危的病人。
管小青先后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卫生厅“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江苏省首届“医德之星”、“十大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曾当选感动宿迁十大人物,并在1998年5月被宿迁市政府荣记一等功。
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后,引来很多网友的转发。大家被这照片中的情景戳中泪点,纷纷留言表达对当事医生的敬意:
“有本事没脾气的一等一医生。”
“望管主任好人好报,远离身上的病痛”。
“只能默默祝福管小青主任,希望他注意身体,保重自己,宿迁人民真的心疼你,在乎你!尊重你!需要你……”
“管主任真的是好医生,待人真的很好,技术高,从来没有向病人发过脾气,医生们向管主任学习。”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多年前城市乡村就口口相传‘人民医院有位好医生:管小青’。”
照片的拍摄者是宿迁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许玉莹,当时正是许玉莹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了麻醉,然后就看到了等待对病人进行手术的管小青躺在地上睡着了,感触很深,就拍下了管小青卧地而眠的一幕。
“当时也就是拍着玩的,后来传到了自己的群里,没想到这几天在微信上开始传开了。”许玉莹说,微信上热传的照片是在一个月前拍的,“他太累了,于是就躺下来休息。他经常这样,工作量很大。”
许玉莹清晰记得一共拍过两次管小青在手术室等待给病人做手术间隙卧地而眠的场景,“当天他手术到晚上八九点,回家吃完饭后,又回到了医院手术室,接 着给病人做手术。大约在夜里十二点多的时候,他可能实在太疲劳了,就又躺了下来。”这一幕让许玉莹感触很深,在感动之余,许玉莹把手机拍摄功能打开,对准 了躺在地上的管小青。
在许玉莹的眼中,管小青是一个让人特别敬重的医生,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像拼命三郎一样,一天正常要做15到20台手术。”
“不只是我,其实很多医生都是这样”
戴着眼镜,面容消瘦,55岁的管小青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不只是我,其实很多医生都是这样,工作量非常大。”管小青说,“一天十几个手术下来,非常累,当时就躺在手术室的靠墙处睡着了。”
管小青介绍,照片中的情景是两个手术的间隙,他感觉非常困乏无力,趁着麻醉医生在给病人麻醉的时候,他就躺下了,一旁的护士见了,给他盖了一个手术衣。“麻醉也就二三十分钟时间,但睡个十多分钟再起来手术,精力就不一样了。”
管小青一天工作量正常在十个小时以上。早上八点左右,他就提前到班上,然后下到手术室,开始一天的手术,中午根本没有午休的时间,一顿盒饭花去十多 分钟的时间。刚吃完饭,病人的麻醉就已经好了,一切准备就绪,他接着上台给病人手术。由于等待手术病人比较多,他常常到晚上七八点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 中。他记得最迟的一次忙到了次日凌晨二点才回家。
其实,管小青的身体并不好。在2007年他被查出胃癌,手术后,他在四个月内进行了12个疗程的化疗。治疗一结束,在化疗反应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他又重新站在了手术台上。
他说,舍不下自己心爱的岗位,不忍看到病人那一双绝望而又渴望的眼睛。
“我自己手术前,身体还不错,一次能吃一锅面条,再加几个鸡蛋。现在一次只能吃一碗面条了。”管小青有些歉意,他说要不是这次身体患病,他精力旺盛得很,也不会发生在手术室睡着的情况。
反思
医生太累不是好事,医生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要科学、适当。医疗事业的发展不能依靠医生的敬业来支撑,患者的健康也不能依靠医生的“敬业奉献”保障。 不让医生疲劳作战、带病工作,是对患者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医生的尊重,更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因此,对于类似事件,我们不能止于感动和点赞,更应该 有所反思。
社会呼唤愈疾济世的良医,人们为医生拼命动容,却不能将牺牲休息当正常。在医患矛盾难解的今天,医生需要得到休息权,医患间更需要同理心。愿医改的推进,不辜负职业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