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严重和复杂的精神疾病,具有很强的遗传性,大约有2%的世界人口患有BD。这种疾病以患者交替发作的狂躁和抑郁为特征,患者最早发病大约在二十几岁。
最近,临床医生开始将患者分为早期患者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早期患者是狂躁症和抑郁症交替发作频率较低的患者,而发作频率较高并且对目前的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则为晚期患者。
这种早期和晚期BD的划分与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更加相关,而与患者发作的时间关系不大。BD诊断比较困难,可能从第一次发作到诊断需要花费10年的时间。目前BD没有治愈的方法,但是心理疗法、抗精神病药物、情绪稳定剂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具有缓解症状的作用。
BD患者的大脑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患者的脑容量变小、脑神经传递减慢。后者是一种病态的模式,正常情况下,大脑可以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对大脑进行重写,与人的学习、记忆和脑损伤恢复有关。在BD患者中,这个过程与神经元连接丧失有关,临床表现出神经认知恶化。
以往有研究显示,BD患者的血液中与炎症、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元生长和生存)的几种标志物得水平与复发的精神病发作有关。比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一种具有促进神经元生长和生存,帮助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的蛋白)在BD患者中水平更低。另外EGR3(一种帮助大脑处理环境变化的蛋白)和趋化因子(向其他西北组分传递信号的蛋白)在BD患者中水平也更低。
研究者将去分化的神经元分别暴露于来自健康人和BD患者的血清。研究者发现,与暴露于健康人血清中的神经元相比,暴露于BD患者血清中的神经元的神经突起显著减少,神经突起是衡量神经元可建立的神经连接的标志物。当去分化的神经元暴露于早期BD患者的血清和晚期BD患者的血清中时,这两种情况下,神经元的神经突起没有显著差异。
“我们的结果显示,BD患者的血液对脑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可以影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能力。根据我们之前对情绪变化和血液毒性的相关性研究,我们认为,患者的情绪变化越频繁,产生的损伤大脑处理环境变化、炎症和压力能力的物质越多,”研究者说道。
这项研究首次显示,BD患者的血清对神经细胞具有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