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医生眼中的同行过劳死!_医学进展-寻医问药-xywy.com

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医生故事> 一位医生眼中的同行过劳死!

一位医生眼中的同行过劳死!

收藏
作者:尤若杰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2016-06-01 11:37

读了今晨一位同行的微信,心中又是一紧:“49岁医生手术5天过劳离世”,又有哪位同行倒下了?

细看报道,是某知名网站转发今天某家大报的,这位医生的离世时间其实是2013年12月1日。2005年,他于一家大医院开创了心胸外科,全力以赴去扩大 局面,并且走遍全国边远地区义诊。该专科仅用9年时间便进入全国前列,的确了不起!然而斯人已逝!此刻心情正如《兄弟连》所说,最痛苦的事是战友一个个倒下!

然而,在探究了上述报道的事例和语汇后,却更感到痛心:他注定要英年早逝吗?

摘录几句报道原文:

9年来科室共完成手术3643台,他主刀2026台,抢救急危重症患者300余人,年手术量持续5年保持在600台以上……

长期站立超负荷工作,使他膝盖积水严重,他咬牙坚持;有时手术长达十几个小时,高血压症令他头痛厉害,就让护士揪揪他头发接着做……

他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2013 年12月1日因连续5天实施手术抢救重症患者,致过度劳累诱发脑出血,溘然长逝,年仅49岁。弥留之际,他只留下一句话:“明天把我的手术停了吧。”他未了遗愿无关自身和妻儿,只关乎那些渴盼他手术的病人们……

英年早逝是不幸的事实,而过劳死则 是论断。逝者为大,一些尊敬缅怀之词,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该报道和以前不少类似报道一样,并没有着力于此类悲剧屡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而是使用相近语汇 和论断,难免给人以号召之嫌。如果上述原文的描述都是事实,则让人更为难过。斯人已逝,只愿安息,不能苛求。为了生者,不得不说几句话。

“9年来科室共完成手术3643台,他主刀2026台”。抛开手术级别不说,单看他的主刀量,便超过科室其他所有同事的总和。心胸外科的手术强度,众所周 知。这么大的工作量,一个人扛下去,即使他肩膀再强,又能扛多久?为什么其他同事没能足够分担呢?本来作为科室带头人,9年时间足以培养几个分担工作的组 长了。在他长期重病,手术台上急性发病并且痛苦不堪时,为什么没有让同事接替手术,自己下台休息呢?是因为同事过不来,还是不敢接着手术?如果真是同事做 不了,其直接原因是医院的重视支持不足,还是同事们发展业务的动力或机会不足?因为该报道并无具体交待,难免让大众误解。

“9年他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临终前也“未了遗愿无关自身和妻儿,只关乎那些渴盼他手术的病人们”。照顾安排好自己与家人的生活,关乎亲情和本分。报道者却说他的遗愿中“无关自身和妻儿”,依据何在?他是未来得及交待家人呢,还是不想交待?他的妻儿和亲友已痛失亲人,再看到这样的报道,会作何感想?他们的内心是否会被再次深深刺痛?

正因为上述语汇,又无更多关键点的交待,让我们更加扼腕痛惜,为什么非得以英年早逝这种方式来宣传?

为了减少更多类似悲剧发生,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

1、工作可以没有限度吗?为什么对工作不可以“爱”得稍少些,但再久些呢?

2、团队领导的职责是什么?作为团队领导,除了自身业务能力强之外,重要职责便是设法激励、挖掘团队成员的热情与潜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发展。如果还是诸葛 亮式的事必躬亲,长此以往,谁都将会不堪重负。而且,只有让下属尽快独当一面,自己才能够腾出时间,从战略上规划团队发展的特色与格局。每个下属有了更多 的机会、动力和担当,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涓涓细流终成江海,这样团队不是更强大了吗?

3、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下属工作有声有色,自己也不必事事时时身先士卒,便有了自由支配时间,从而沉淀内心、劳逸结合,健身防病,建设家庭。在家庭互 相帮助、共同成长的亲情中,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会更加和谐。我们人生的最大价值不就是创造出事业、家庭和生活之间的平衡吗?

英年早逝的确值得尊敬和缅怀。如果能改变这类固化的宣传语汇和论断,或许对逝者、生者都有益。


关键词: 手术 高血压

医友评论2人评论)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宋林皋 2016-06-01 12:31

非常有道理!

王洪生 2016-06-01 11:55

扼腕叹息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