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句直指人心的标语,"独立"二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标语也发生着变化,“灭私奉公”这种过去特别强势的话,现在也让人嗤之以鼻了,但“独立”的力量似乎并未消失。不过,不管是多么可贵的标语,不管它有多受欢迎,当一个人打算真正开始贯彻执行它的时候,我想,还是会遇到一些阻碍。
忘了是什么时候了,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不怎么说话,所以母亲就带着他来到我的咨询室。这个孩子的智力并不落后于同年龄段的孩子,可就是语言发展极为迟缓。仔细听完母亲的叙述后,我发现,妈妈认为让孩子独立非常重要,所以平常刻意跟孩子保持距离,尽可能让孩子离自己远远的,夜里睡觉时也不陪孩子,让孩子一个人睡。一开始的时候,孩子还会哭,后来慢慢就不哭了,可以一个人去睡,所以亲戚们都非常佩服。
而事实上,这种时候,这个孩子的独立只是徒有其表而已。这种所谓的独立,只是为母亲的强势所迫,万般忍耐下不得不采取的行动,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独立,因而就导致了语言障碍。我仔细向母亲说明了其中的原委,在母亲允许孩子接近自己之后,孩子就像是要把过去欠缺的部分都弥补回来似的,使劲向
妈妈撒娇,通过这样的弥补,孩子的语言开始飞速进步,很快就追上了这个年龄孩子的一段水平。
单纯地认为独立就是与依赖相对,一旦没了依赖就是实现了独立,这正是大错特错。独立恰恰是靠依赖的支撑才能出现的。有人认为宠孩子,孩子就不会独立。确实,如果在宠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无法离开孩子,就会对孩子的独立造成障碍。这种情况下,其实不独立的是父母,因为他们无法独立,所以对孩子的撒娇行为就没有足够的免疫力。倘若父母是独立的,并能允许孩子的依赖,那么孩子在充分的体会到依赖以后,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独立起来。
不过,虽然说是独立,但也不意味着从此就彻底抛弃依赖了。没有任何人能过百分之百不依赖他人的生活。独立,恐怕应该是不排斥依赖,接纳必要的依赖,并且能够自觉到自己在多大的程度上依赖着,为此而心存感激。排斥依赖、急着要独立的人,他们并不是独立,而是孤立。
在我还没搞明白这些事的时候,我曾经去过欧洲。那时,我自以为欧洲人比日本人要独立,所以他们的亲子关系应该要比日本淡薄。然而,等我真正去了瑞士之后才发现,如果父母和孩子是分开住的话,他们会常常互通电话、赠送礼物,或是时不时地一起吃饭,这些都比日本人多得多,让我感到特别不可思议。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正因为他们是独立的,所以才会经常往来。换句话说,他们不会觉得与父母来往过多会破坏自己的独立。
而这要是在日本,要是不小心和父母多说话,就总会有一种自己的独立被威胁的感觉。或者,认为自己已经独立了,所以没必要和父母谈话。可是,如果在仔细想想,就会觉得那不是独立,而是孤立。确实,如果亲子间的关系太过黏糊地纠缠在一起的话,会让人觉得没办法独立。可这种情况,与其说是以依赖为支柱的独立,还不如说是双方共同沉溺在依赖中更妥当。
如此想来,在心理学的世界里也一样。不把独立和依赖当成对立面来看待,反而认为必要的依赖能够帮助独立,以这样的观点为起点的研究越来越多,真是正合我意。
在人生世界里,一眼看去仿佛是对立的,实际上却共生共存、互为支持的事出乎意料的多。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生存方式,就会发现,一直以来拼了命要排斥的东西,其实是极为珍贵的。我想这样的发现会让你的生活更具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