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来横祸
6月3日晚,大多数孩子都沉浸在“明天是周末,不用上学”的撒花之中。一场灾难悄悄逼近小雅一家。
10岁的小雅边做功课,边与弟弟打闹。忙于家务的父亲听得着急。为了教训孩子,他“习惯性”地把手中的剪刀,扔了出去。小雅妈妈说,丈夫平时就有随手扔东西的习惯,“他只是想吓唬吓唬孩子。”
图片说明:小雅受伤照
剪刀从小雅的右侧太阳穴刺入。不幸中之万幸。剪刀未伤及颞浅动脉和脑内大血管,当下没有大出血。
小雅被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到小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拟定方案
医院第一时间为小雅拍了X光片。结果显示,剪刀插入深度约3cm,已插入颅骨,穿破硬膜。刀尖伤及大脑及一些小血管。
图片说明:小雅的X光片
晚上10点多,上海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马杰紧急赶到医院,和小儿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科专家,进行会诊,准备给小雅实施手术。
“当时,有两套手术方案摆在大家面前。”马杰介绍。
第一,硬拔。
这个方案一经提出,就被马杰否决了。“X光片扫描是每间隔0.5cm扫描一次,有些地方是扫描盲区,无法判断内部情况。从片子看,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剪刀的位置,但无法判断是否伤及脑内重要功能区。断然拔出,可能导致大出血。孩子只有10岁,血容量少于成人。一旦发生大出血,血压快速下降,根本来不及手术止血,会危及生命。”
马杰曾听说过某些医院“硬拔”的案例,结果并不理想。“很多时候,手术突发情况就缘于术前没有想到。手术必须要想得更多,把情况想得更坏。”
多科专家协商,很快拟定了第二套手术方案。
图片说明:术前准备
1.消毒创口周边,卸掉未插入颅内的那片剪刀;
2.再次消毒后,顺着剪刀插入的创口,将皮肤撑开;
3.沿着剪刀伤口两边,扩大约6cm,以剪刀刺入处为中心,2.5cm为半径环形铣开颅骨,将颅骨与剪刀一起翻开,为防出血;
4.清创伤口;
5.清创取出的骨瓣,随后将其重新植入脑内,缝合伤口。
图片说明:手术取出剪刀
马杰点评:方案二的好处是,1.术中直视,如有出血可以立即电凝或压迫止血。2.清创彻底,尽可能减少继发感染;3.术中直接植入骨瓣,避免二次手术。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案例。有的医院把骨瓣取出来,就直接扔掉了。术后,患儿会出现缺颅。形象不美观,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马杰说。
术前沟通
术前,马杰同小雅父母进行了充分沟通,主要介绍了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包括:麻醉意外,术中、术后出血,水肿,感染及感染后形成脓肿,功能受损而出现瘫痪、昏迷。
截至目前,因手术顺利、耗时短,出血、水肿、功能受损等问题没有出现。
6月4日上午,马杰查房,发现小雅不记得前一晚发生了什么。马杰认为,父亲将剪刀扔出来,这是一个运动物体击打头部的加速伤,会导致孩子有一过性意识丧失,属于近期遗忘,符合脑震荡的表现。“理论上,一过性意识丧失是可以恢复的。”
术后,小雅要随访观察1—2年,主要排除术后感染及感染形成脓肿。如果有脓肿形成,可能需要二次手术。马杰表示,手术清创做得很好,继发感染的几率很低。但不得不防。
图片说明:马杰在手术中
术后康复
结合小雅的病例,马杰指出,术后康复要分成两部分。
首先是肢体康复。目前看问题不大,功能未受影响。但因为大脑功能区可能有隐性损害,日后看护要格外注意。
其次是心理康复,这个更重要。受过脑部异物伤的孩子,需要心理疏导和调适。应由康复师、儿保科或精神心理科介入,且和家属共同讨论、拟定治疗方案。
“查房时我问孩子,爸爸妈妈对你好不好,她回答‘很好’。再问她,要不要爸爸?孩子说,要的。这说明,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烈的依赖,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是个好现象。”马杰说。
马杰提醒
这些年来,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临床工作,我感觉儿童脑部异物伤的数量在增加:2016年2月底,一周内有3个孩子来就医,原因都是筷子从嘴部插进脑袋;2015年4月,接诊一例从常熟抵沪求治的患儿,剪刀从左额眼眶上方插入额骨;此外,还有父母觉得孩子热,把孩子举高,悬挂式电扇一下子削到脑壳的病例。
在处理儿童脑部异物伤时,我格外谨慎。每个人的大脑结构不同,恢复过程、恢复结果,都可能不同。损伤轻一些,手术顺利、且时间短,那恢复就更好一些。
据统计,儿童意外伤害10大“杀手”,依次为跌落、锐器切割伤、异物卡喉、烫伤、碰击伤、咬伤、触电、溺水和交通伤害。暑假将至,成年人在看护孩子时,应多加注意。
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暑假是患儿高峰之一。由于人手紧缺,每个儿科医生都异常忙碌。希望父母理解儿科医生的状态。同时,也希望同行在处理紧急突发状况时,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