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_医学进展-寻医问药-xywy.com

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医学进展>急诊科>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

收藏
来源:365医学网 2016-06-15 14:22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12年发布了《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治疗指南》,该指南基于近几年来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2008年版指南做出了部分调整和更新,该指南关于STE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修订如下:
室性期前收缩 几乎出现在起病的第1天,复杂性心律失常如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性室性期前收缩或R on T现象亦常见。但其对心室颤动(室颤)是否有预测作用一直存在争议,该类心律失常无需特殊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有别于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系再灌注成功后出现的、不影响预后的、室性心率< 120次/分的心律失常。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时间< 30秒)对早期室颤的预测作用不可靠,且患者常能耐受,故无需治疗。但频繁出现的非持续性室速可引起低血压、心力衰竭、甚至进展恶化至室颤。目前暂无证据支持治疗无症状性非持续性室速可改善预后,不建议治疗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除外合并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持续性或血流不稳定性室速常需处理,电复律是终止STEMI患者该类室速最安全的方法。若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室速,建议静推胺碘酮、索他洛尔或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但其复律成功率低。胺碘酮是唯一的一种无严重促心律失常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故对左室射血功能差的患者是很好的选择。有项队列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室速患者(大部分患有冠心病但无急性心肌梗死)静推胺碘酮和普鲁卡因胺后,复律的成功率分别为25%和30%;出现低血压反应后停止胺碘酮和普鲁卡因胺的注射,并且随后的同步直流电流复律成功率分别为6%和19%。
室颤 在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诊监护中执行立即除颤应根据国际指南。该指南还指出利多卡因可减少心肌梗死急性期室颤的发生率,但却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有项荟萃分析14个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利多卡因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故不建议常规使用利多卡因。对GUSTO IIB和III期临床试验中持续性室速/室颤的STEMI患者(n=1126,5.9%)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分为接受胺碘酮治疗组(n=50, 4.4%)、利多卡因治疗组(n=664, 59.0%)和无抗心律失常药物组(n=302, 26.8%)三组进行全因死亡率的比较;结果表明,在3小时内幸存的患者中,胺碘酮治疗组与1个月和6个月的死亡率增加有明显相关,但利多卡因治疗组却无明显相关性。
心肌梗死非急性期出现的持续性室速/室颤(并非由可逆性因素如电解质紊乱、短暂的缺血或再梗死引起的),易于复发,且死亡率高。在室性心律失常情况下应排除心肌缺血,但需要强调的是血管重建不能防止左室功能显著下降或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患者心脏骤停的复发,即使原来的心律失常是由短暂的缺血引起。与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为胺碘酮)治疗相比,ICD治疗有严重症状的室颤/持续性室速能明显降低死亡率。除了β受体阻滞剂外,抗心律失常药物尚不能成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同时也不能用于预防猝死。因此,ICD被推荐为心源性猝死(SCD)的二级预防以减少死亡率,特别适用于心肌梗死所致显著的左室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性室速、24h-48h外发生室颤复苏的患者。这类患者在植入ICD前应接受专业电生理检查。
植入ICD对SCD的一级预防已被证明能降低LVEF<40%且心肌梗死40天以上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通常ICD的植入时期应在急性心肌梗死起病40天后。在某些情况下,推迟血运重建后3个月再进行CRT和ICD治疗的评估,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左心室功能的恢复,可以排除存活心肌的影响,但是其不在指南范围内。


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VF:心室颤动,VT:室性心动过速。
c基线已有QT延长者不应使用延长QT的药物。
d若射血分数较低,不宜静脉给予索他洛尔或其他β阻滞剂。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病 心肌梗死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