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消息,该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团队经过6年的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即脑网络组图谱。
该项研究的最新成果——全脑精细分区图谱及其全脑连接图谱在国际学术期刊《大脑皮层》上在线发表。
中 科院自动化所团队突破了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的瓶颈,提出了“利用脑结构和功能连接信息”绘制脑网络组图谱的全新思路和方法。他们绘制的脑网络组图 谱包括246个精细脑区亚区,比传统的Brodmann图谱精细4到5倍,具有客观精准的边界定位,第一次建立了宏观尺度上的活体全脑连接图谱。
据 悉,近三十年来,以非侵入性磁共振技术为代表的一批成像技术可以在体、无创地对人脑以前所未有的时空分辨率进行成像,可以测量包括脑的形状和大小,连接脑 不同区域的神经纤维,以及脑不同回路或通路的功能活动变化等。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获取大样本活体脑影像的基础上,能够对脑结构和功能区进行精细划分并制 作出适用活体个体的脑图谱。
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基于磁共振图像构建的脑图谱,但是基本都是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在脑区划分上主要基于沟回拓扑分布,而且脑区定义非常粗糙,甚至存在明显的错误,很难与脑的功能解剖相对应。
目 前,脑网络组图谱已经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例如欧盟人脑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 HBP)即将在其神经信息平台(Neuroinformatics Platform, NIP)公开发布该图谱,国际神经信息学协调委员会(International Neuroinformatics Coordinating Facility,INCF)已在第一时间在线发布了人类脑网络组图谱。此外,一些国际著名神经影像分析软件平台,如SPM,FSL等都将脑网络组图谱作 为主要人类脑图谱提供给用户使用。
脑网络组图谱不仅包含了精细的大脑皮层脑区与皮层下核团亚区结构,而且在体定量描绘了不同脑区亚区的解剖与功能连接模式,并对每个亚区进行了细致的功能描述。
脑网络组图谱的构建将引领人类脑图谱未来发展从标本走向活体,从粗糙走向精细,从单一的解剖结构描述到集成结构、功能和连接模式等多种知识的综合描述,为实现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源头创新提供基础。
脑网络组图谱能够提供每个亚区的结构和功能连接模式,从而明确每个亚区的组织模式及功能意义,这为在宏观尺度上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将加深对于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的认识,为理解人脑结构和功能开辟了新途径,并对未来类脑智能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启示。
此 外,脑网络组图谱能够提供的个体化的精细脑区亚区以及定量的连接模式,不仅为神经及精神疾病的新型治疗技术提供准确的定位,而且还将为脑中风损伤区域及癫 痫病灶的定位、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脑胶质瘤的精确切除、以及对功能脑区更严格有效的保护做出贡献,从而能够极大程度地推动此类技术在临床神经精神疾病治疗的 应用,提高诊断质量与治疗效果。
脑网络组图谱是人类脑图谱发展和神经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脑科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取得突破的关键,它能为解析神经及精神疾病神经环路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并为发展新一代诊断、治疗技术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中科院绘制246个精细亚区的全新人类脑图谱 为下一代诊疗技术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