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之妇科炎症_医学进展-寻医问药-xywy.com

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考试科研>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之妇科炎症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之妇科炎症

收藏
来源:好医生微信 2016-07-07 16:16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考点】专业综合-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概况】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主要考察细菌、真菌、滴虫这三种阴道炎症的临床表现、鉴别及相应的治疗;同时考生也应当对女性生殖道防御机制有一定的了解。


一、生殖道防御机制


(一)解剖学机制

1. 大阴唇自然合拢,关闭阴道外口;

2. 阴道前后壁紧贴;

3. 宫颈内口自然关闭;

4. 宫颈阴道部上皮为鳞状上皮;

5. 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

6. 输卵管纤毛向宫腔方向摆动,输卵管蠕动;

(二)阴道的生态平衡

1. 阴道自净作用★:生理情况下雌激素使得阴道上皮增生变厚并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阴道上皮细胞分解糖原为单糖,阴道乳杆菌将单糖转化为乳酸,维持阴道内正常酸性环境,抑制其他病原体生长;

2. 阴道乳杆菌产过氧化氢和其他抗微生物因子可抑制或杀灭其他细菌;

(三)生殖道免疫系统


二、细菌性阴道病


(一)病因:阴道内菌群失调,阴道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和厌氧菌大量繁殖;

(二)临床表现

1. 外阴可有轻度瘙痒或烧灼感;

2. 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

3. 阴道检查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

4. 分泌物特点为灰白色均一稀薄,黏附于阴道壁,黏度低,易从阴道壁拭去;

(三)诊断

1. 灰白色均一稀薄,黏附于阴道壁的分泌物;

2. 线索细胞阳性★:线索细胞是阴道脱落的表层细胞与细胞边缘贴附的颗粒状物(各种厌氧菌,尤其是加德纳菌),细胞边缘不清;

3. 阴道分泌物pH>4.5;

4. 胺臭味实验阳性:

注:以上4条至少有3条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5. 革兰染色;

(四)鉴别诊断:见后

(五)治疗

1. 口服药物:甲硝唑200mgb.i.d. 连服7d,或克林霉素300mgb.i.d. 连服7d;

2. 局部药物:甲硝唑栓剂 qn 连用7d,或2%克林霉素软膏局部用药,5gqn,连用7d;

3. 性伴侣的治疗:无需常规治疗;

4.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同全身用药;


三、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


(一)病因: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白假丝酵母菌是条件致病菌,当全身或局部抵抗能力下降时才会大量繁殖出现症状;诱因有: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局部温度或湿度增加等;

(二)传播途径

1. 主要是内源性传染;

2. 少数经过性交直接传染;

3. 极少通过接触污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三)临床表现

1. 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尿痛;

2. 阴道分泌物增多,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状;★

3. 妇科检查见外阴红斑、水肿、常有抓痕,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色黏膜面;★

4.分类

(四)诊断:症状+体征+阴道分泌物检查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

(五)治疗

1. 消除诱因

2. 单纯性VVC的治疗

(1)局部用药:抗真菌药物栓剂治疗;

(2)全身用药: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或未婚妇女,可用氟康唑150mg 顿服;

3. 复杂性VVC

(1)严重VVC:无论是局部用药还是全身用药都应延长时间;

(2)复发性VVC:初始治疗应延长,再给与6个月的巩固治疗;

(3)妊娠合并VVC:应局部治疗,禁用口服唑类药物;

4. 性伴侣的治疗:无需常规治疗;

5. 治愈标准:随访两个月为阴性即治愈;


四、滴虫性阴道炎


(一)病因: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症;

(二)传播途径:

1. 经性交直接传播;

2. 间接传播;

(三)临床表现

1. 外阴瘙痒,可有灼热、疼痛或性交痛;

2. 阴道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3. 阴道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严重者可有散在出血点、宫颈出血点呈“草莓样“宫颈,后穹窿有灰黄、黄白色稀薄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呈泡沫状;

4. 分泌物检查见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状分泌物,镜下可找到滴虫;

(四)诊断:症状+体征+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

(五)治疗

1. 全身治疗:甲硝唑或替硝唑2g 顿服;

2. 性伴侣的治疗:性伴侣应一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交;


常见阴道炎的比较




五、萎缩性阴道炎


(一)病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内pH升高(5.0~7.0),乳杆菌不再是优势菌,局部抵抗力,其他致病菌过渡繁殖导致的炎症;

(二)临床表现:

1. 外阴灼热不适、瘙痒,可有性交痛;

2.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淡黄色,严重感染呈脓血色白带;

3. 阴道检查见阴道萎缩性改变,上皮皱襞消失,萎缩,菲薄;

4. 阴道黏膜充血,有散在出血斑或出血点,有时可形成溃疡,溃疡与对侧粘连,严重时可导致狭窄甚至闭锁,炎症分泌物引流不畅形成阴道或宫腔积脓;

(三)诊断

1. 绝经/卵巢手术史/盆腔放射治疗史/药物闭经史+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疾病;

2 鉴别诊断:滴虫性阴道炎、VVC、子宫恶性肿瘤、阴道癌等;

(四)治疗

1. 原则:抑制细菌生长,补充雌激素,增强阴道抵抗力;

2. 抑制细菌生长:局部应用甲硝唑200mg;

3. 增加引导抵抗力:可局部或全身应用雌激素;



六、子宫颈炎


(一)病因:

1. 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2. 内源性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病原类似、生殖支原体等;

3. 病理:病原体一般侵犯宫颈管的柱状上皮;

(二)临床表现:

1. 外阴灼热不适、瘙痒;

2.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

3. 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

4. 妇科检查见宫颈出血、水肿、黏膜外翻,有脓性分泌物附着在宫颈或从宫颈管流出,宫颈管黏膜质脆,容易诱发出血;

(三)诊断

1. 两个特征性体征之一或同时具备☆:

(1)于宫颈管或宫颈棉拭子标本上肉眼可见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2)用棉拭子擦拭宫颈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

2. 白细胞检测:分泌物白细胞增多;

3. 病原体检测;

(四)治疗

1. 未知病原体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 单纯急性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大剂量、单次给予三代头孢菌素;

3. 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宫颈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4. 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同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



七、盆腔炎


(一)发病诱因

1. 年龄:年轻妇女;

2. 性活动:性活跃期妇女;

3. 下生殖道感染;

4.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5. 性卫生不良;

6.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7. 盆腔炎症再次急性发作;

(二)病理(注意与产褥感染的病理形式进行区别与联系)

1. 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2. 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囊肿;

3. 急性盆腔腹膜炎;

4.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5. 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6. 肝周围炎;

(三)临床表现

1. 症状: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加;

2. 体征:

(1)可有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明显,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

(2)盆腔检查:阴道脓臭分泌物、宫颈充血水肿、宫颈口可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3)后穹窿触痛明显、宫颈举痛、宫体增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

(四)诊断

1.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可诊断

2. 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

(五)治疗

1. 门诊治疗:喹诺酮、头孢菌素,可同时服用甲硝唑;

2. 住院治疗

(1)支持疗法;

(2)抗生素治疗:二三代头孢、克林霉素+氨基糖苷、喹诺酮+甲硝唑、青霉素+四环素等;

(3)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脓肿持续存在、脓肿破裂的患者;

3. 中药治疗


附:盆腔炎性疾病诊断标准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生殖系统 炎症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