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医学进展>骨科> 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工程骨体内成骨

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工程骨体内成骨

收藏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07-07 17:08

炎症、外伤、肿瘤切除所致大面积骨缺损修复是临床难题,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骨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方法。组织工程骨的微血管化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问题[1]。目前可通过加入促血管生成因子、改造支架结构等方法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形成[2],但效果并不理想。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体内外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生成血管,且在特定微环境下可促进MSCs成骨[3]。因此,本研究拟将自体外周血来源的EPCsBMSCs直接共培养,体外复合至包被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部分脱蛋白生物骨(partially deproteinised bone,PDPB)支架上,并异位移植至兔四肢肌袋内,观察EPCs微血管化能力,旨在探讨EPCsBMSCs成骨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仪器

6月龄新西兰大耳兔9只,体质量2.5±0.5)kg,购自昆明医科大学动物科。

PDPB由本课题组自制[4]H-DMEM培养基、L-DMEM培养基、15%FBSHyClone公司,美国);兔淋巴细胞分离液(Sigma公司,美国);胰蛋白酶、TrizolTakara公司,日本);兔CD34CD13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CD29CD90CD105、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 1,ZO-1)一抗(北京博奥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逆转录试剂盒(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美国);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及引物设计(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Loading Buffer、DNA ladderFermantas公司,立陶宛)。细胞培养箱(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美国);低温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RT-PCR仪(Bio-Rad公司,美国);光学显微镜、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Olympus公司,日本);Leica Qwin 2.3软件(Leica公司,德国);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Media Cybernetics公司,美国)。

1.2 外周血EPCsBMSCs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1.2.1 外周血EPCs分离培养及鉴定全身肝素化后抽取1~9号新西兰大耳兔耳中央动脉外周血5 mL,采用兔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核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法分离EPCs[5],同时标记第1~9号兔细胞;原代细胞生长至70%融合时,以0.25%胰蛋白酶消化,按1∶2比例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第3代细胞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34CD133vWF表达,DAPI染核,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1.2.2BMSCs分离培养及鉴定抽取第1~9号新西兰大耳兔双侧胫骨、股骨肝素抗凝骨髓血5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法分离BMSCs[5],同时标记第1~9号兔细胞。原代细胞生长至70%融合时,以0.25%胰蛋白酶消化,按1 ∶ 2比例传代。取第3代细胞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D29、CD34、CD90表达,DAPI染核,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1.2.3 外周血EPCsBMSCs共培养体系建立将第31 ~ 9号兔BMSCs加入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6](含10%FBS50 U/mL青霉素、50 mg/ mL链霉素、100 nmol/L地塞米松、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50 μmol/L维生素CH-DMEM培养液),2 d换液1次。诱导7 d后,均收集1.106个细胞,加入0.5.106个相同序号的第3EPCs,即BMSCs ∶ EPCs=2 ∶ 1[5],加入前述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及成血管诱导分化培养基[7](含10%FBS、50 ng/ mL VEGF20 μg/ mL牛脑垂体提取物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基础培养基)各半进行培养,即为1 ~ 9号外周血EPCsBMSCs共培养体系。

1.3 组织工程骨构建

1.3.1 生物支架准备生物支架为本课题组预先制备的包被FNPDPB[4],大小为0.5 cm.0.5 cm.0.3 cm,于4℃冰箱储存备用。

1.3.2 组织工程骨构建分别制备3种复合不同细胞的组织工程骨。取出54 块PDPB,置于装有DMEM的培养皿中预湿;于培养皿中分别加入混有20 μL PBS1 ~ 9号兔来源的单纯EPCs、单纯BM SCs及共培养细胞各1.106个,分别构建A、B、C 3种组织工程骨(n=18)。于37℃5%CO2及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4 h后,分别置于96孔板,C组加成骨及成血管诱导分化混合培养基,A、B组加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至总量100 μL,置37℃5%CO2及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隔日换液。

1.4 动物体内移植实验

1.4.1 组织工程骨兔自体异位移植1 ~ 9号新西兰大耳兔,水合氯醛(2 mL/kg)腹腔注射麻醉,分别于右上肢、左上肢、右下肢剃毛、消毒,皮肤、皮下分层切开,切开肌膜,钝性分离肌肉束,扩充1 cm.1 cm.1 cm大小的肌袋。组织工程骨体外复合培养4 d后,分别将1 ~ 9号兔来源的A、B、C 3种组织工程骨移植至同序号兔右上肢、左上肢、右下肢肌袋[8],每个肢体移植2 块组织工程骨。

1.4.2 大体观察移植后2、4、8 周,随机取3只兔,切开术区观察各组组织工程骨生长情况。

1.4.3 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体观察后取各组组织工程骨,于4%多聚甲醛固定,脱钙液脱钙、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心部分连续切片3张,片厚0.5 μm。常规行HE 染色及CD34、CD105、ZO-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每张HE 染色切片随机取3 个视野,采用Leica Qwin 2.3软件分析成骨面积,按以下公式计算骨长入率:(骨长入区域面积/植入物区域面积).100%;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得到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A)值,比较各组CD34、CD105、ZO-1表达量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及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外周血EPCs、BMSCs形态学观察及鉴定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外周血EPCs培养14d呈典型“铺路石”样外观,21d细胞连接成片。第3代细胞CD34、CD133、vWF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见图1。BMSCs培养7 d形成小型细胞集落;9 d细胞集落数目增多,双核、梭形、纺锤形细胞螺旋状聚拢。第3BMSCs免疫荧光染色CD29、CD90呈阳性,CD34呈阴性。见图2。


2.2 动物体内移植实验

2.2.1 大体观察移植后2周,各组组织工程骨均被周围软组织包绕,C组较A、B 组包绕紧密,局部不可分开;切开后各组切缘锐利,切面均可见组织工程骨原有孔隙,C组切面边缘见少许鲜红软组织长入。4周,各组包绕组织工程骨的软组织增多、增厚,C组切缘见鲜红软组织进一步向孔隙内填充,B组长入组织工程骨内鲜红软组织较少,A组更少,各组均未见明确血管长入组织工程骨内。8周,各组周围软组织与组织工程骨分界不清,组织工程骨边缘圆润;C组切面大部分组织工程骨原有孔隙由鲜红软组织填充,可见迂曲小血管网长入组织工程骨中心,AB组组织工程骨中心仍有未被填充的原有孔隙。见图3

2.2.2 组织学观察移植后2周,各组组织工程骨内均见少量血管,管腔形成不明显,未见明显骨组织长入。4周,各组组织工程骨内毛细血管逐渐形成管腔,AC组较明显;BC组可见胶原纤维生长,C组更明显。8周,各组可见毛细血管明显增多,管腔内出现红细胞,胶原纤维增多,可见骨小梁和新生骨,以C组明显,其次为B组。见图4。移植后48周,C组骨长入率显著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后248周,随时间延长,3组组织工程骨CD34CD105ZO-1表达量均逐渐增多,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组间比较:移植后2周,AC组见少许阳性细胞,B组未见阳性细__胞;仅CD105表达量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4,P=0.000);48周,3组间CD34CD105ZO-1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最多,B组最少。4周,AC组新生内皮细胞逐渐围成管腔形成新生血管,少量管腔内可见红细胞,B组管腔形成不明显;8周,C组见明显新生血管管腔且部分与宿主血管沟通,A组新生血管增多,B组少许新生血管。见图5。





3 讨论

组织工程支架上的种子细胞只有在有氧代谢、细胞灌注充足、合理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及时排出时才能存活[9-10];然而,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移植后,周围宿主血管内营养物质的扩散深度仅约150 μm/h[11]。因此,寻找有效方法及时建立组织工程骨与宿主之间的有效血液循环,保证干细胞有持续营养物质供应,是干细胞存活的关键。

Martin[10]EPCsBMSCs采用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及两种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直接接触共培养的两种细胞成骨更明显,认为可能由于两种细胞的直接接触改变了共培养环境,促进了两种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及生长因子分泌,从而促进了成骨。因此,本研究采用直接接触共培养方法,将按1 ∶ 2比例共培养的自体外周血来源EPCs-BMSCs及单纯培养的EPCsBMSCs分别复合于PDPB上,同时自体移植至兔四肢肌袋内行异位体内诱导成骨培养,观察组织工程骨及周围组织的变化。移植8周后,3组组织工程骨支架均未出现排斥反应,且逐步降解,由胶原、骨小梁及新生骨替代。其中C组组织工程骨成血管及成骨趋势最好,随时间延长至8 周时骨长入率为1.47%±0.21%,明显高于其余两组,与文献报道一致[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示,移植后8C组组织工程骨内新生血管明显增多,且部分与宿主血管沟通,见大量表达CD34CD105ZO-1的血管内皮细胞,C组各因子表达量均显著高于AB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将EPCsBMSCs1∶2比例共培养具有协同作用,促进了组织工程骨微血管化进程,增强了BMSCs的成骨活性,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13]BMSCs有高度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内外不同微环境下均可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破骨细胞[14],其在成骨过程中旁分泌多种可溶性细胞因子,如VEG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 CSF)、BMP-2等,其中VEGF可与EPCs上的VEGF受体特异性结合,活化受体细胞内段偶联的络氨酸激酶,催化下游信号蛋白,促使EPCs增殖并定向内皮细胞分化,促进新生血管管腔形成[15],因此VEGFEPCs促进血管生成的最重要因子[16]G-CSF可通过提高VEGF表达,提高外周血EPCs增殖能力及归巢能力[17]BMP-2可由BMSCs分泌,亦是EPCs分泌的重要生长因子[18],可在移植后15 min内促进MSCs成骨分化[19]。而EPCs可明显提高BMSCs的干性功能、增殖能力及成骨分化能力,温丽[20]研究表明在EPCs旁分泌因子的作用下,EPCs还可提高BMSCs分泌VEGFBMP-2等成骨、成血管因子,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及新骨形成。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各组组织工程骨中CD34CD105ZO-1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显示C组组织工程骨移植后4周即形成了血管管腔结构,并逐渐与周围软组织内血管沟通,形成功能性微血管(ZO-1阳性),促进了营养物质输送,增加BMSCs存活数量,提高其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CD34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标记物,能突出显示较小的不成熟微血管和单个内皮细胞,但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CD34也可表现为阳性;CD105是新生血管特异性标记物,能突出显示新生血管,在研究肿瘤、组织工程移植物时广泛应用;ZO-1是紧密连接蛋白,其表达表示血管为功能性血管,同时可见血管内红细胞,ZO-1CD105同时表达即可认为新生血管为功能性血管,具有携带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产物的功能[21]。本研究结果显示,移植2周时3组间ZO-1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此时3组均未生成功能性微血管,而移植后48周,CZO-1表达量较其余两组均明显增加,生成了功能性微血管。

综上述,将EPCsBMSCs联合培养可增加组织工程骨微血管网的形成及促进成骨,为自体细胞复合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这两种细胞相互作用的确切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红细胞 炎症

医友评论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