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城郊接合部的一处加工医疗废物的小作坊内。
四周空气中飘着刺鼻难闻的药剂味道。
堆积成山的玻璃碎片中,依稀可见有残留着血迹的血液袋、针头、有药物残留的药瓶、插着软管的输液袋。
未碾碎的输液瓶上还有输液针管没有取下来……
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在城郊接合部进行医疗垃圾加工,将软管、输液袋等医疗废物卖给塑料厂制作成塑料杯等塑料制品。
这些医疗废物,未经过任何消毒处理,半成品上面肯定存在病菌,直接制成塑料制品的话,对人体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加工成餐具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到目前为止,这两起案件中的医疗垃圾倒卖链条还未查明,湖南省环保和卫生部门认为,查获的医疗垃圾既有可能直接来自医院,也有可能是运送环节出了问题。
另外也有记者调查发现,医疗废物在分类、清运、处置漏洞丛生。
而卫生和环保部门在权责上也划分的很清晰。
医疗废物在医院大门里面时,由卫生部门负责监管,出了医院大门,就由环保部门监管。
卫生、环保、公安应加强联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执法活动,形成相互支持、齐抓共管的监管局面。
在此小编只想说,不管是哪里出了问题,快点解决才是王道啊。
想着自己每天用的杯子、碗筷等有可能是这样来的,就好可怕!
◆◆◆◆◆
再来看一条关于医疗改革的。
医疗服务不值钱,全靠卖药来贴补,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以药补医现象,由来已久。
不过,这种状况有望改变了。
7月6日,四部委发出《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明确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这意味着,医疗服务价格有望回归其应有的价值。
我国公立医院的现状是,收入来源中,药品加成是大头,一般占四成左右。
因为医疗服务价格普遍低于成本,财政补贴又不到10%,只能靠药费、检查费贴补亏损。
而这一举措,通过提高医生的成就感,来提升患者的获得感,是医疗改革的必由之路。
小编觉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是简单的涨价、补足,取消药品加成,政府财政也要适当补贴,才好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医疗、医药、医保协同推进,才能看到成效。
◆◆◆◆◆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巴德年班”,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个被称为“浙江最难考的班”。
需要学生一口气读完8年,最特别的是,入校前4年先不能选医学,需要任选一个本科专业就读。这种培养模式在国内教育界实属罕见。
他的积极意义在于,本科阶段不因“医学专业”而限定学生们的视野,给予“通识教育”的视野,帮助学生在进一步深造时明确自己的意愿,助其找到“真实的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和“梦想”。
学校老师们说“经过四年各个专业方向的学习后,再坐到医学院课堂里学习临床医学。跨学科背景,让他们的思维碰撞非常激烈。”。
目前,无论医学界还是社会公众,大家都在抱怨医务人员缺乏人文精神,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出具有人文素质的医学生?
小编认为,改变培养方式不能从跟不上解决这一问题,而改变遴选方式(当然培养方式也应当改变)无疑是个好办法。
总而言之,医生必须是一个有公益心、乐于助人的人,这样才可能在日常工作中战胜“冷漠”,成为患者眼中博学且值得信赖的朋友。
遴选适合成为医生的学生,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模式的考察,远比其知识和技能的考察更重要,而这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
(本文综编自人民日报、生命时报、健康界、经济参考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