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家门口就有儿科大夫
文/李晓宏 高 石 人民日报
儿科诊所离住地很近
在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一般都会选择一位离自己住地较近、服务态度好的儿科医生。头疼脑热等常见病,儿科医生就解决了。若是患儿的眼睛、心脏等部位出了毛病,儿科医生就会将病人转给专科医生。专科医生通常都有自己的签约医院,接诊病人后认为需要手术治疗时,则与签约医院预约时间,在那里为病人做手术。
安心儿科诊所位于纽约华人聚居区法拉盛,老板是一位华裔医学博士,名叫安健强,开办个人诊所已逾10年。像许多美国医生一样,安健强每天按时上下班,周末开诊一天,“我有孩子,想多陪陪他们,所以只在周六开诊,周日休息。”安健强介绍,在纽约,法拉盛的诊所周末通常开业一天,布鲁克林区大多开业两天。
安健强说,美国儿科医生分布不平衡。比如,在法拉盛和布鲁克林等华人聚居地开诊所,医生须会中英文双语。母语是汉语,医生才能听明白患者的病症。语言关导致拥有五六万人口的法拉盛地区只有十几名够条件的儿科医生。“偏远地区、少有医疗培训计划的地区,儿科医生数量不足。”
在美国取得儿科行医资格不容易。4年本科毕业后,考入医学院,经过4年学习、2至3年住院医培训、2年儿科专业进修,共约12年才能拿到医生执照,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相对较高。
美国医患之间信任度高
儿科医生站在父母的角度为孩子治疗,而非以赚钱或省时为第一目的
儿科医生不是高收入者。安健强说,美国儿科医生属于家庭医生范畴,服务对象是21岁以下人群,平均收入比放射科、麻醉科、眼科等专科医生低。但就个体而言,医生收入与其行医情况,包括个人开诊所或是在医院就职、工作年数及患者数量等有关。
“医患互信,患者就多。”安健强说,“美国七八成医疗机构都是个人诊所,病人信任你、喜欢你,就会长期追随你。如果医患双方不愉快,就分开了。”在安健强眼里,建立医患信任关系,关键在于医生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你要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如果这是我的孩子,该如何治疗?而非以赚钱或省时为第一目的。”
调查显示,美国患者对儿科医生的信任度较高。这与美国文化、医药管理体制有关,也与美国处理医患纠纷的机制息息相关。美国朱氏国际管理公司负责人朱晓伟表示,美国应对医患纠纷的是一个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还有社工等辅助工作人员,而非医生个人。
一次,朱晓伟带孩子在休斯敦医疗中心就医,因候诊时间过长感到恼火。护士见状不断过来致歉:“前面那位患者要求过多,本该20分钟的诊疗时间被拖长,请您见谅。”及时的解释和耐心的安抚,慢慢平息了他的火气和焦虑。
中国1名患儿身后有6 名家长
“儿科风险太大了。一个孩子看病,后边往往站着6个家长:父母加上4位老人。这种状态下,儿科医生压力很大。小孩病情稍有变化,家长马上就会情绪激动,假如此时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更严重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文洲对记者说。
儿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一旦病情加重就会危及生命,而且患者年龄小、无法清楚表达,医生需凭借经验诊疗。孩子身体不适时,父母第一选择往往是送医,直接增加了儿科的工作量。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送医时陪护人员多,儿科诊室内人满为患,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经常会被家长抱怨。遭误解、受委屈甚至成了儿科医生的“家常便饭”。
之前一名新生儿住进北京某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孩子的姥爷特别着急,非要科主任白纸黑字写下承诺书,确保孩子百分百康复,没有任何后遗症。事情很极端,却反映了人们对儿科的要求和期望值明显高于成人科室。
医院注重患儿体验
医生护士对小患者都很热情,经常像变戏法似的拿出卡通贴纸、彩色画笔、棒棒糖等“秘密武器”跟孩子套近乎
最近,因孩子扁桃体发炎,在美国华盛顿生活的杨女士带孩子去了一趟儿科诊所。由于没有美国医疗保险,杨女士自行在网上搜索后,根据区域和口碑选定了孩子的主治医生。按照约定时间到达诊所后,护士首先要求杨女士填写了一张患儿信息表,包括疾病史、过敏史、近期的用药情况等。
办完例行手续后,杨女士和孩子由护士安排在候诊区等待。通常,美国的儿科医生对每位患者的诊疗时间平均在15分钟左右,但主要由患者主导。在诊疗过程中,除了专业检查外,医生向杨女士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病史和病情,在充分沟通后提出治疗建议、开具处方,解答完杨女士的所有问题后,医生才接待下一位患者。
告别了医生,杨女士和孩子在候诊室等待护士打印诊断书和药品处方,并缴纳诊疗费90美元。在美国,诊疗费一般在几十到上百美元不等,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看病是十分昂贵的。
杨女士说,美国儿科不会随意查血常规、照B超或CT。患者不用反复排队,而且是一对一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医生护士对患儿都很热情,经常像变戏法似的拿出卡通贴纸、彩色画笔、棒棒糖等“秘密武器”和孩子套近乎。不论是儿科医院、诊所还是综合医院的儿科诊室,都布置得很温馨,卡通墙面、迷你桌椅、故事绘本和玩具一般是标配,有些诊室还播放动画片。这对于小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安慰,使诊疗过程更加顺利。
事实上,大部分美国家长不需要带孩子上医院看病,自己在家就能解决一些儿童常见病。在美国儿科学会的网站上,专门针对父母提供了一些儿童家庭医疗护理权威指南,还有160余本供家长阅读学习的育儿百科、应对常见疾病的书籍。借助这些资源,父母具备基本的医护常识,能够对各种常见疾病、意外伤害及其他健康小问题进行识别。此外,随处可见的药房也有药剂师提供免费咨询服务,指导家长购买非处方药,小病在家就能解决。
广东17家三甲医院成立儿科联盟应对“儿科医生缺口”
为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并集中广东儿科的优势资源协同发展,广州17家三甲医院近日联合发起成立广东儿科联盟。未来,儿科联盟将通过规范和推广儿科的诊治和服务模式、指导和帮扶基层医生等形式提高各级儿科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