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以口、手、足、肛周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2008年5月,卫生部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并不可怕。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才能更有效预防控制疾病。
手足口病的元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会引起手足口病,目前,全球所呈报的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包 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4、5、9、10、16型,B组的2、5、13型,以及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在非流行期时,以散发病例为主,各种(型)肠道病毒 都可检出;当暴发流行时,常以一种病毒或少数几种病毒为主。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我国主要以 CoxA16为主,EV71少见。
柯萨奇病毒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在外观上无法区别,只是EV71引起手足口病发生并发症或重症的机会较前者大。
肠道病毒的耐受性
肠道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肠道病毒对多种化学剂均有一定的抵抗力,75%的酒精也不能将其灭活。但在紫外线及干燥环境下会变得脆弱,对高温 敏感,100℃以上立即死亡,此外,高浓度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可将之杀灭,甲醛和碘酒消毒一定时间能将之灭活。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患儿和无症状带病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口腔分泌物、粪便等常带有大量病毒。发病第一周的传染性最强。
无症状带病毒者在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人(隐性或显性感染后)并无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不会引起公众和医生的注意,但他们体内含有大量可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极易传播给健康易感人群。例如无症状带病毒的成人可将病毒传染给居家的婴幼儿。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粪便、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直接污染所接触到的人。
经消化道传播:粪便、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污染环境中的物品,被肠道病毒污染过的毛巾、水杯、奶具、餐具、玩具、衣物、床品、食物、水源等,都可经手—口传播病毒。
经呼吸道传播:患者通过大声说话、咳嗽、喷嚏等方式将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空气中,当空气中病毒达到较高浓度时,就会传播给同一环境中的健康易感者。
医院交叉感染:收治过手足口病患者的诊室或候诊区,若通风条件差,公共设施无法及时消毒,易造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因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引起感染手足口病的也有报道。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在暴发流行时,任何年龄段的人均可感染发病。
最易感染发病的是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3——6岁)的免疫系统并未发育完善,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成人差;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是这些儿童聚集密 度最大的地方;且卫生习惯仍较差, 玩具用品等经常共享;加之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和前驱期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因此手足口病容易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迅速蔓延。
成人感染也有发病的风险:成人大多以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免疫力较差的成人也会像儿童一样发病。成人手足口病的皮肤症状和儿童相似,有些症状甚至比儿童会更严重。
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
无明显的地区性:由于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较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大流行。常常2——3年会有一次规律性的高峰。暴发流行几乎每年在世界各处都会发生,大多局限在某一地区,也可能引起大规模流行。
较明显的季节性:近年疫情报告的资料显示,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生,但由于肠道病毒更适应潮湿、温热的环境,因此以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近年各地疾控中 心的数据显示,手足口病发病形式与以往只有一个高峰不同,呈现两个发病高峰——6月和12月,所以冬季也不可忽视预防!
人群聚集性:暴发流行时,幼儿园、托儿所、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为主要流行区域,呈现群体发病现象。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或地区,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预防(国内手足口疫苗已做完三期临床)。全球已知引起手足口病 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各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若是曾得过手足口病,只对曾感染过那种(型)病毒有免疫力)。
隔离传染源:患者隔离时间应为发病后不少于两周,或症状消失后一周。
切断传播途径:疾病流行季节和地区“勤通风、勤洗手、常消毒、吃熟食、控传染”是关键。
贴士:患者的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比例消毒,水杯、奶具和餐具等可煮沸消毒,玩具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30分钟,衣物和床品等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阳光暴晒。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
主要根据症状诊断。此外,实验室诊断标准:
1、病毒分离:从咽拭子或咽喉洗液、肛拭子或粪便、脑脊液或疱疹液,及其他组织标本中分离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查: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IgG抗体4倍以上升高。
3、核酸检查:咽拭子或咽喉洗液、肛拭子或粪便、脑脊液或疱疹液,及其他组织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感染肠道病毒后,一般有3——7天的潜伏期。这期间,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但是体内病毒大量复制。
前驱期: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发烧、咳嗽、头痛、食欲不好等症状,无法与普通感冒相鉴别。
症状明显期:大部分手足口病的症状较为轻微,预后良好,仅表现为皮疹、口腔炎,有时伴发热,病程约1周左右后完全康复。在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后的当天或第 二天即会出现皮疹。典型的皮疹主要散发在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少数患儿可发生在四肢及臀部,躯干部极少见。皮疹为粟粒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 晕。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先发生于手指屈面及其掌面、脚趾和脚掌等部位,出现1天后,即有部分皮疹形成米粒或豆粒大小(直径约1——3mm)的清晰水疱,通 常并无痛感,数量多加之汗液刺激会出现痒感,过度搔抓会导致继发感染。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类似咽峡炎的症状,硬软腭、舌尖、舌侧缘、两颊、唇齿黏膜可 陆续出现散在的白色小水疱,水疱破溃成小溃疡后有疼痛感,会影响到进食(婴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发热是主要伴随症状,但通常体温不高。
约0.3%的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挽回生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如出现下列情况提示有危重症可能:若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高热不 退(体温持续≥39℃,药物及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频繁呕吐、肢体震颤或无力、呼吸心率明显加快、身体出汗部位不对称等及3岁以下拒食的患儿应及时就医; 若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等需紧急就医。
转归期:体温下降,皮疹初若无继发感染,一般2-5天内水疱逐渐干燥,形成深褐色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
与其他病毒感染一样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可以缓解病情、减少合并症,但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因此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没有合并症的患儿可以在家治疗护理。
一般护理:
休息,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对症护理:
针对发热的护理:使用物理和药物降温的方法,注意补水。请参考《婴幼儿发热的家庭护理细节》。
针对皮疹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棉制内衣,修剪指甲避免过度搔抓,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和感染,皮肤瘙痒处可局部外涂炉甘石洗剂,当疱疹破裂并伴皮肤继发感染时,可局部外用抗菌药膏(千万不要用含激素的药膏)。
针对口腔的护理:
常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针对口腔内水疱破溃后的小溃疡,可适当使用药物保护创面促进溃疡愈合。
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给予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出疹期间,尤其在口腔内水疱破溃成小溃疡期间,可以多给予一些温的流质饮食。伴有口腔溃疡 症状的患儿对维生素B2和维生素C需要量大,疾病期间的饮食中可以多配合此类含量丰富的新鲜蔬果。病愈后可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