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大交班,交完班开早会。不知怎么的,大家突然说起自己从医以来的第一次。
第一次抢救
小西说自己第一次抢救还是在大年三十晚上。那是个慢阻肺的病人,上了呼吸机,医生说也就这两天的事,大家都战战兢兢,生怕他在自己班上走。
大年三十晚上,小西上卡夜,按理卡班晚上没什么事可以休息了。可值班医生一句“22床病人估计就今晚了”让她彻夜难眠。就在她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时,值班房的门“啪啪啪”地响了起来,在寂静的夜里分外吓人。小西条件反射地从床上弹了起来,换上衣服飞奔到抢救房。
病人已经不行了,医生正在胸外按压,大夜班的护士推来了抢救车严阵以待。第一次真枪实弹上战场,小西的腿都有点软了,拨电话给二线时总是按错键。后来,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保持镇定。
病人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当她处理完一切,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回值班房休息一下时,发现值班房门上还有一个清晰可见的血手印,那是大夜班护士在抢救病人时沾上的血迹。
第一次见到死亡病人
月月第一次见到死亡病人还是大三,医院安排她们去省中医院见习。
月月说自己现在还记得那个病人是8床的,肝癌晚期。可能因为病入膏肓,他全身黄疸,连眼睑都是黄的,也没有什么力气说话,只是有气无力地躺着。他的妻子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到了见习第三天,早上月月一来上班,老师就问她,8床病人走了,你敢不敢和我去做尸体护理?月月一愣,想都没想冲口就说,敢。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地跟在老师身后。
进入病房,家属还在哭泣,但是比起那些呼天抢地的,她已经算是很斯文的了,也可能是哭不出来了。病人静静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睡着一样,但是身上冰凉的体温告诉她,他再也醒不过来了。
月月一边手不停地跟着老师的指导包扎,一边迅速回忆起课本上教的有关尸体护理的一切,脑子里仿佛很清楚,又好像很麻木,好像自己包的并不是一具尸体,手仿佛也不是自己的了。
填完尸体识别卡后,月月和老师去洗手,老师问她,当时怕不怕。她说,不怕。
事后月月经过病人房间时,想起那个脸上蜡黄的病人,以及看过的恐怖片,忽然一阵心里发毛,然后快步走过。
第一次收红包
陈医生说起自己第一次收红包的经历,还有点不好意思。那时候他刚来科室实习。新来的实习生经常要干一些换药,拆线之类医生不愿意干的活。他也不在意,叫到就做,有时候还主动去做。
因为做得多,他换药比谁都快。后来科室来了新的实习生,换药的事就交由他带。没想到一来二去,有病人以为他是主治医生,然后私下找到他,给他塞红包。
第一次接到病人红包的时候,他吓了一跳。原本以为病人是找他聊病情,没想到竟往他口袋里放了个红包。他吓了一跳,想追回去给病人,但是病人已经走远了。如果他赤裸裸拿回去给病人,旁边的病人看到会怎么想。但是不退又不行,这钱拿着烫手,他心里惴惴不安。反复思量了十几分钟,他把这钱交到住院处给病人交费去了。钱交完了,他感觉心里也松了口气,仿佛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医生,给他塞红包的人依然有,但他要么上交,要么给病人交住院费。他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工资不多,这个红包还真是有点诱惑力,后来想想那些从偏远地区来找他看病的人,他又狠不下心收这个钱,感觉自己成了嗜血之人。但是如果病人送点鸡蛋水果什么的,他还是会笑纳的,然后分给科室的人共享。他说那是病人对自己工作的认可。
第一次备皮
第一次给病人备皮也是小薇实习的时候。备皮说白了就是把手术部位毛发全部剃除干净,避免手术时造成污染。偏巧小薇的第一个备皮对象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准备做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这个手术备皮部位是平脐至大腿上三分之一。那时小薇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哪里见过男生的身体呢。当老师叫她去给病人备皮时,她迟疑了一下,又想着不能错过这次实践机会,然后鼓起勇气进入备皮室。
准备手术的病人见到小薇,也是吃了一惊。两个人面面相觑了半天,最后还是小薇打破沉默,那个,麻烦你脱一下裤子。病人迟疑了一下,然后照做。
小薇拿着备皮刀的手有点发抖,藏在口罩后面的脸都红了。病人估计也感觉到了小薇的尴尬,一直沉默不语。老师在门外催她,手术时间快到了,你赶紧的。小薇连声说好,然后加快了速度,但还是做不好。后来老师干脆直接进来了,三下五除二,直接给病人备完皮。
事后,老师拍拍她的肩膀,第一次是这样的,习惯了就好。她如小鸡啄米一个劲地点头。后来,小薇再备皮,总是又快又好。她说,现在她眼里只有病人,没有性别之分。
第一次做错事
小古说,自己刚到科室的时候恰好是科室最忙的时候。两个护士休产假,一个病假,总共11个护士,56个病人,每天光是接针水都要跑断腿了。
后来,因为太着急了,她在给38床病人接针水的时候,错把36床的针水接上了。也难怪,38床叫黄毅,36床叫黄易,核对名字的时候没发现问题就接上了。后来是38床病人家属发现问题的,小古这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幸好两人用的针水是一样的,而且家属也比较通情达理,没有再追究下去,科室领导也只是让她写了一个检讨而已。但是小古心里难受了很久,如果自己当时可以再仔细一点,也许自己就不会犯错了。又如果当时两人的针水不一样,又或者家属比较难缠不放,也许自己的护理生涯就此结束了。
在那之后,小古一再提醒自己,不管再忙都好,三查八对一定要做到,不仅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工作多年,有不少病人说,你干活真是麻利啊!然后各种balabala。其实,哪个医学之人身后没有几个第一次呢?第一次灌肠,第一次导尿,第一次上手术台,第一次抢救,正是这些第一次把我们磨练得更加成熟更加稳重,让我们一步一步走得更远。
你呢?还记得你学医路上的那个第一次吗?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