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 ,包括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和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ness State,MCS)两个层次。DOC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可持续数年甚至成为永久性,是当今全球性的重大医学难题之一。
1966年Plum和Posner经典之作《木僵状态与昏迷的诊断》出版,标志着慢性意识障碍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学科的确立。然而,因治愈无望,昏迷研究经历短暂的兴奋后也近乎“昏迷”。近年来,在脑功能成像领域进步的带动下,昏迷及意识障碍的研究出现了复兴。但由于意识障碍疾病的致伤机制及病情复杂多样,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系统性研究。在诸多关键科学问题上存在盲点,需要深入探索和重点突破。
1、诊断技术
目前DOC诊断仅凭临床症状的检查来判断,研究证明超过40%的PVS实际上是有微弱意识,称之为微意识状态(MCS)患者。由于对病情判断失误导致误诊、误治,可能引发严重的医学和伦理学后果。过去10年,基于脑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进步,对DOC患者脑结构、脑代谢及脑功能研究发现,通过fMRI、PET-CT及神经电生理可检测到大脑明确的意识活动。fMRI除了能发现意识相关的特征外,也被用于与一些非常特殊的DOC患者进行交流。这些研究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多年来以为DOC不存在意识活动的错误认识。
脑网络中的“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脑区连接与临床意识障碍的程度呈负相关。借助脑网络中连接模式完整性的检测和量化分析,对从健康对照到微意识、植物状态患者的意识进行客观评价,极可能成为意识客观判断指标,现已在欧美大部分DOC研究中作为重要诊断依据。MRI波谱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神经元损伤进行量化,正在进一步提高DOC诊断的准确性。未来,多模态脑成像技术与神经电生理信息整合是研究必然趋势,通过多种评估手段的综合分析,可能获得DOC意识评定的客观依据。
2、治疗
在脑成像技术进步的带动下,DOC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慢性意识障碍治疗无用论的虚无主义,正在被不断增加的治疗研究新证所挑战。近年来在药物、神经康复治疗等领域都进行了有益的临床研究和尝试,药物如金刚烷胺、唑吡坦等,神经康复中经皮直流电刺激(tDCS)、外周神经刺激治疗等在意识恢复中的作用都获得了新的证据。
其中,以脑深部电刺激(DBS)、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治疗上的进步最为引人注目。现有证据表明,根据功能神经影像学结果筛选出的适合患者,该技术确是一个好的治疗选择,极有希望最先成为解决意识障碍的有效手段。2007年nature发表了DBS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研究报告,极大的推动了神经调控在DOC治疗的研究。
目前在WHO注册的DOC神经调控治疗达10余项,主要涉及了DBS、TMS和经皮直流电刺激(tDCS)等。其他的神经调控治疗还包括迷走神经刺激(VNS)和巴氯芬药物泵输注等。
3、功能性康复
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交流设备,通过不借助运动系统的旁路方式,帮助无交流能力的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脑—机接口技术研发的迅速进步,意味着无交流能力的昏迷幸存者,最终可以借助某些工具发出自己的“声音”。 以上讨论的大部分进展都是基于个案或小样本研究。鉴于缺乏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特别是将脑损伤的病因及病程考虑在内的研究。
所以至今为止,尚没有针对DOC患者(植物与微意识状态)治疗的任何循证证据或指南。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才能使其进入到循证医学实践中,从而真正改善或帮助意识障碍患者的生活。